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項新穎的樣品前處理與富集技術,它最先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學的Pawliszyn教授的研究小組于1989年進行開發研究,屬于非溶劑型選擇性萃取法。
SPME是在固相萃取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微萃取分離技術,是一種集采樣,萃取,濃縮和進樣于一體的無溶劑樣品微萃取新技術。與固相萃取技術相比,固相微萃取操作更簡單,攜帶更方便,操作費用也更加低廉;另外克服了固相萃取回收率低、吸附劑孔道易堵塞的缺點。因此成為目前所采用的樣品前處理技術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之一。
SPME有三種基本的萃取模式:直接萃取(Direct Extraction SPME)、頂空萃取(Headspace SPME)和膜保護萃取(membrane-protected SPME)。
直接萃取方法中,涂有萃取固定相的石英纖維被直接插入到樣品基質中,目標組分直接從樣品基質中轉移到萃取固定相中。在實驗室操作過程中,常用攪拌方法來加速分析組分從樣品基質中擴散到萃取固定相的邊緣。對于氣體樣品而言,氣體的自然對流已經足以加速分析組分在兩相之間的平衡。但是對于水樣品來說,組分在水中的擴散速度要比氣體中低3-4個數量級,因此須要有效的混勻技術來實現樣品中組分的快速擴散。比較常用的混勻技術有:加快樣品流速、晃動萃取纖維頭或樣品容器、轉子攪拌及超聲。
這些混勻技術一方面加速組分在大體積樣品基質中的擴散速度,另一方面減小了萃取固定相外壁形成的一層液膜保護鞘而導致的所謂"損耗區域"效應。
在頂空萃取模式中,萃取過程可以分為兩個步驟:1、被分析組分從液相中先擴散穿透到氣相中;2、被分析組分從氣相轉移到萃取固定相中。這種改型可以避免萃取固定相受到某些樣品基質 (比如人體分泌物或尿液)中高分子物質和不揮發性物質的污染。在該萃取過程中,步驟2的萃取速度總體上遠遠大于步驟1的擴散速度,所以步驟1成為萃取的控制步驟。因此揮發性組分比半揮發性組分有著快得多的萃取速度。實際上對于揮發性組分而言,在相同的樣品混勻條件下,頂空萃取的平衡時間遠遠小于直接萃取平衡時間。
膜保護SPME(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分析很臟的樣品時保護萃取固定相避免受到損傷,與頂空萃取SPME相比,該方法對難揮發性物質組分的萃取富集更為有利。另外,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保護膜對萃取過程提供了一定的選擇性。
美國Supelco公司產品-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1994年獲美國匹茲堡分析儀器會議R&D100項革新大獎,是一種應現代儀器的要求而產生的樣品前處理新技術,幾乎克服了以往一些傳統樣品處理技術的所有缺點,集采樣、萃取、濃縮、進樣于一體,便于攜帶,真正實現樣品的現場采集和富集,能夠與氣相、氣相-質譜、液相、液相-質譜儀聯用,有手動或自動兩種操作方式,讓更多的分析工作者從重復、煩瑣的操作中解脫出來。廣泛應用于環保及水質處理、臨床藥理、公安案件分析、制藥、化工、國防等領域。
固相微萃取(SPME)非常小巧,狀似一只色譜注射器,由手柄(Holder)和萃取頭或纖維頭(Fiber)兩部分構成。萃取頭是一根外套不銹鋼細管的1cm長、涂有不同色譜固定相或吸附劑的熔融石英纖維頭,纖維頭在不銹鋼管內可自由伸縮,用于萃取、吸附樣品;手柄用于安裝或固定萃取頭,可使用。
參考資料編輯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