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包涵體結膜炎實驗室診斷與結果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0-10-16包涵體結膜炎是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性源性、傳染性、急性或亞急性結合膜炎。病變類似沙眼,但不出現角膜血管翳,亦無結膜瘢痕形成,一般經數周或數月*,無后遺癥。如不治療,個別病例可有角膜瘢痕及血管翳。
[病因學] 本病是沙眼衣原體中D至K抗原型衣原體所致的結膜炎,包括嬰兒及成人兩種。前者系嬰兒經產道感染,引起急性化膿性結膜炎,不侵犯角膜,能自愈;成人感染可因兩性接觸、或經手一眼途徑、或污染的游泳池水,引起濾泡性結膜炎。
[實驗室診斷]
1.特異性檢查
(1)病原體培養(yǎng)與分離。
(2)衣原體抗原檢測。
(3)衣原體抗體檢測。
2.非特異性檢查 血常規(guī)檢查。
[結果分析與判斷]
1.病原體培養(yǎng)與分離 結膜上皮細胞內嗜堿性核周有胞漿包涵體。雞胚卵黃囊或細胞培養(yǎng)可分離出衣原體。
2.衣原體抗原檢測 單克隆抗體、免疫熒光染色、ELISA法檢測血清抗原均可呈陽性,PCR法檢測淚液衣原體抗原陽性有一定意義。
3.衣原體抗體檢測 補體結合試驗可作為回顧性診斷依據,直接免疫熒光法檢測淚液中衣原體抗體呈陽性可作為確診依據。
4.非特異性檢查 患者白細胞總數多正常,可有中性或嗜酸粒細胞增多。結膜涂片標本可見大量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
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可確診,但對早期或輕癥患者,須行實驗室檢查來幫助診斷。本病主要應與沙眼相鑒別,新生兒包涵體結膜炎還應與淋球菌性結膜炎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