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EB病毒抗體IgM(EBVAb-IgM)檢測
發布時間:2010-11-10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屬皰疹病毒科,有學者提出此病毒為第1個人類腫瘤病毒的候選者。EBV直徑為90~180nm,為20面體核衣殼,有162個衣殼體,含有1個蛋白核心和DNA分子,病毒基因組為線性雙鏈DNA。原發性感染發生在幼兒時,多為隱性感染,此后終身帶病毒;若原發感染發生在青春期后,則相當一部分為顯性感染。EBV感染患者后可出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X—連鎖淋巴增殖綜合征,以及與EBV相關的惡性疾病如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等。
[測定方法] ELISA法
[方法學原理] 將純化的EB病毒抗原預包被于微孔板上,加入稀釋過的患者血清于相應微孔板中,若存在EBVAb-IgM則可與微孔板上包被抗原相結合。洗去未結合部分后,再加入酶聯結合物,與抗原抗體復合物結合,在顯色劑作用下發生顯色反應,顏色強度與樣本中EBVAb-IgM含量呈正相關。
[標本準備] 靜脈抽血2ml,不抗凝。
[試劑]
微孔板
樣品稀釋液
HRP-抗人IgM酶結合物
陰性對照
陽性對照
洗滌劑
TMB顯色液
終止液
[儀器設備] 酶標儀或全自動酶聯免疫檢測儀。
[測定步驟]
1.將待檢血清編號,用樣品稀釋液作1;100稀釋。
2.根據用量取出相應孔數的微孔板條,其余部分密封后4℃環境中保存。
3.加人已稀釋的待檢血清、陰性對照,陽性對照各lOOgI至反應孔內,陰性對照、陽性對照設復孔,設空白對照1孔(空白孔不加任何試劑),振蕩混勻,37℃環境中溫育1h。
4.棄去孔中液體,用洗滌液洗滌5次,拍干。
5.每孔加入酶標記物lOOtA,混勻,37℃環境中水浴1h。
6.棄去孔中液體,用洗滌液洗滌5次,拍干。
7.向每孔加入底物A液和底物B液各2滴,置室溫環境中10min,每孔再加終止液50gl終止反應。
8.以空白對照(只加蒸餾水200g1)校零,在波長450nm處讀取各孔的OD值,凡樣品孔OD大于或等于陰性對照孔2倍,該樣品即為陽性。
[正常參考值] EBVAb-IgM陰性
[注意事項]
1.使用前試劑盒應預先在室溫環境中平衡30min。
2.試劑盒在2—8℃避光保存,啟用后應盡快用完。
3.不同批次的試劑組分不能混用。
4.實驗后試劑、血清標本均應視為有傳染性物質。
5.用滴瓶滴加時,滴瓶應垂直,用力和速度應均勻;加樣后,充分混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