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豬囊尾蚴病病免疫學方法診斷技術
發布時間:2011-2-19近年來,我國應用血清學診斷豬囊尾蚴病已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有些已在生產中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應用間接血凝診斷豬囊尾的病,對中等感染強度的病豬,檢出率達90%以上;此外,還可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變態反應、環狀沉淀反應等診斷豬囊尾蚴病,均可收到較好效果。
(1)變態反應診斷 取新鮮豬肉中囊尾蚴頭節研制成1:100懸液,注入待檢豬耳朵外皺褶部分皮內0.1~0.2ml,5min后開始出現反應。判斷:注射處發生紅腫,直徑在llmm以上,45min后開始消退,為陽性反應;無上述反應或反應不顯著者為陰性。
(2)間接血凝試驗 致敏紅細胞表面能夠吸附囊蟲抗原,當待檢測的血清中存在相應的抗體時,抗原—抗體發生反應,間接引起紅細胞凝集。該方法操作簡單,但是檢測結果易受紅細胞本身的穩定性和敏感性影響。黑龍江省獸醫研究所開發的定量血片間接血凝診斷豬囊蟲病,陽性檢出率達91.6%,從采樣到出結果只需要10min。
(3)金標免疫滲濾法 袁建華等(2001)在國內外開發成功用于囊蟲病診斷的IgG金標層析法(一步法)診斷試劑盒,產品經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檢定合格,敏感性、特異性良好,操作簡單、快速;劉志平等(2001)采用斑點金免疫滲濾法檢測豬囊蟲,南京*軍事醫學*唐雨德等(2004)用金免疫層析法(GICA)檢測豬囊蟲循環抗體與EIASA比較,操作簡便、快速,對操作人員技術要求低,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