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微生物學實驗室中如何分離培養基
發布時間:2009-10-31一、革蘭陽性桿菌分離培養基
1.羅-琴改良培養基
[用途]
用于結核分枝桿菌培養。
[配法]
磷酸二氫鉀2.4g,硫酸鎂0.24g,枸櫞酸鎂(或枸櫞酸鈉) 0.6g,天門冬素3.6g,甘油12ml,蒸餾水600ml,馬鈴薯淀粉30g,新鮮雞卵液1L,2%孔雀綠水溶液20ml。
先將磷酸鹽、硫酸鎂、枸櫞酸鎂、天門冬素及甘油,加熱溶解于600ml蒸餾水中。再添放馬鈴薯粉,邊放邊攪,并繼續置沸水中加熱30min,待冷卻至60℃左右時,加入雞卵液1L及孔雀綠溶液20ml,充分混勻后,用無菌操作分裝于滅菌試管,每支5~6ml,塞緊橡皮塞(是翻口塞),置于血清凝固器內制成斜面,經85℃1h間歇滅菌2次(或高壓滅菌115℃20min),待凝固后經無菌試驗,4℃冷藏備用。
[用法]
取晨咳痰或其它體液標本,經消化處理和離心沉淀的濃縮液0.1ml(約2滴)滴種于培養基的斜面上,盡量搖晃,置35℃5%~10%二氧化碳溫箱內培養1~4周,觀察結果。凡在1周內發現生長的菌落,一般不可能是結核分枝桿菌;在2周后生長的菌落,奶油狀,略呈黃色,粗糙突起,不透明,即取菌進行涂片染色鏡檢及鑒定。
[質量控制]
用結核分枝桿菌菌株作陽性培養試驗。
[保存]
置4℃冰箱內2~4周有效。
注:
⑴ 本培養基由Lowenstein-Jenden設計的基礎上改良。
(2)本培養基pH約為6.0左右,一般無須校正。
(3)間歇滅菌的溫度不宜超過90℃。
2.血清斜面培養基(呂氏血清斜面)
[用途]
用于白喉棒狀桿菌培養。
[配法]
1%葡萄糖肉湯(pH 7.6)100ml,無菌動物血清(牛、羊、豬、兔) 300ml。
將上述成分混合后,分裝于試管內,每管約4~5ml。斜插在血清凝固器內(或蒸籠)加熱80~85℃30min,使血清凝固成斜面,冷卻后放4℃冰箱內。取出后采用間歇滅菌法,85℃滅菌30min,連續3天,經無菌試驗證明無雜菌生長即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