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細菌性腦膜炎發病機制
發布時間:2010-3-10細菌性腦膜炎是一種致死率*的可怕疾病,癥狀出現后只需幾個小時就可奪走患者的生命。英國諾丁漢大學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終于發現腦膜炎細菌沖破人體天然防御機制并攻擊大腦的機制。
兒童期的細菌性腦膜炎幾乎*是由呼吸道病原體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但這些致命細菌如何沖破血腦屏障(BBB)的機制一直未被了解。
由諾丁漢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德勞爾·艾拉艾爾丁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zui近發現,所有的這三個病原體都以人腦血管內皮細胞(保護人體大腦免受疾病的特殊過濾系統)上的相同受體為目標,從而使生物體越過了血腦屏障。
這項發表在5月13日《臨床研究雜志》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將細菌與受體相黏附的交互作用加以中斷或調整,可為預防細菌性腦膜炎提供意想不到的廣泛保護,同時提供了一個預防和治療該疾病的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