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全國中藥材市場普遍造假 食藥監總局約談17地政府
發布時間:2013-8-2國家*(下稱“食藥監總局”)7月初對中國五個大型中藥材市場的暗訪摸底顯示,在全國多地中藥材市場上銷售的藥材中,相當一部分存在著假冒偽劣、摻雜使假、違規經營、非法加工等現象。
也是由于問題廣泛而龐雜,中藥材質量監管正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而就在7月17日,食藥監總局已在全國部署了藥品“兩打兩建”專項行動,其中,打擊中藥違法生產行為、整治中藥材專業市場便是重點之一。
昨日上午,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中藥材專業市場整治約談會,約談安徽亳州、河北安國等17地政府相關負責人,而這些地方,皆為全國集中的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
在上述由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吳湞主持的會議上,不僅食藥監總局5個暗訪組依次用演示稿的形式,向與會人士展示了暗訪中存在的一些亂象,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政府負責人并簽署《中藥材專業市場管理責任書》,以求能夠規范中藥材市場。
《*財經日報》記者獲得的食藥監總局工作組暗訪演示稿顯示,假冒偽劣、摻雜使假、違規經營、非法加工已在國內多個中藥材市場成風,并構成了一個隱秘的“地下王國”。
“今天請來17個中藥材(市場所在)的地市級政府,目的是給大家擺問題,堅決進行整治,今天我們這個會是約談會,實際也是中藥材市場整頓的開始。”吳湞在會上說。
中藥材市場亂象
據食藥監總局工作組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國、成都荷花池、廣東清平、廣西玉林五大中藥材市場的暗訪,目前中國中藥材市場所存在的問題具有普遍性。
僅僅在安徽亳州,工作組便發現了增重、以次充好等九大問題。
據亳州暗訪演示稿,工作組發現紫河車、蘄蛇嚴重摻假增重,炮穿山甲片、豬苓普遍增重,而在海龍、海馬腹內,則灌入糊精、水泥等,蟲類藥材如全蝎、土鱉蟲等腹中充滿雜質。
工作組暗訪發現,部分藥材存在被提取過有效成分后再出售的情況。如人參、西洋參等,鹿茸味極淡,苦參、黃連、黃柏顏色淡,無苦味。
染色現象也相當嚴重。亳州工作組發現,西紅花(紙纖維染色)、黃柏、烏梅、丹參、五味子、朱砂、酸棗仁、山萸肉等,皆存在染色現象。
以次充好也大行其道。如平貝母充川貝母、山麥冬充麥冬、鎖陽充肉蓯蓉,以其他小蛇充金錢白花蛇等。
在摻雜使假方面,工作組發現,如生曬人參摻入西洋參內、烏梅中摻有山杏、李子等類似摻雜使假的藥材,數量多達十幾種。此外,暗訪組還發現部分藥材非藥用部分嚴重超標:如皂角刺中刺少而莖枝多、山萸肉中果肉少而果核多等。
工作組發現,濫用農藥、化肥造成藥材質量下降,療效降低,并使藥材外觀性狀發生改變。如土茯苓、何首烏出現木心,丹參、黃芪變硬變大等。
過度使用硫磺熏蒸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而這些藥材包括貝母、苡仁、赤芍、黃芪、白果等。另還有數十種中藥材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如白芨、明黨參等。
工作組發現,毒性藥材在中藥草市場可隨便購買。如朱砂、雄黃、紅娘蟲、青娘蟲、斑蝥等。
工作組在亳州市場周邊暗訪另外發現,存在非法加工生產、炮制藥材飲片的情況。
“在進入李樓村的小路右側的田里看到有大量的藥渣,村民們正在打包,裝車。在姜屯村發現一家有三名老人正用切片機切制藥材;在村里的空地上有部分中藥在晾曬。在十九里鎮的道路兩邊,密布眾多的藥材交易商鋪,一家緊挨一家。延綿有兩公里。”亳州暗訪演示稿顯示。
而除了同樣存在上述問題外,在河北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工作組走訪附近12個村落發現,其中一些村落存在露天保存藥材的情形,多個無證家庭飲片加工作坊,均是設備簡陋,衛生堪憂,藥材質量堪憂。
而以北七公村為例,工作組暗訪發現,該村中藥材加工戶*是自家個體加工飲片,飲片加工無炮制規范,質量無保證,甚至一些加工戶還偽造中藥飲片合格證。
在西部地區zui大的成都荷花池中藥材專業市場,工作組不僅發現有專賣店、紅木家具店等與中藥材、飲片攤位混雜,而且,有經營戶明確宣稱貨有兩樣有好有壞,一分錢一分貨,如有無硫川貝、無硫山藥、清水全蝎、加香沉香、包藥檢貨等。
工作組在成都五塊石附近遭遇加工中藥飲片的地下小作坊,發現部分品種在種植過程中濫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農藥,一些品種經提取后再售賣等情況。
另據食藥監總局工作組在廣東清平、廣西玉林的暗訪,上述情形皆多有存在。
整頓風暴來襲
“五個地方的問題是不是只有這五個地方存在?其他地方是不是不存在?不會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吳湞在上述五大暗訪組做完報告后說,“這些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非常嚴重。”
在會場上,本報記者看到,與會人士無不神色凝重,而從食藥監總局中藥材專業市場整治約談會的參會陣容上,也正如吳湞所說:“實際也是中藥材市場整頓的開始。”
據吳湞介紹,中國中藥材市場歷史悠久,短暫的有上百年,長的則上千年。從上個世紀90年代,全國各地涌現了大量的中藥材市場。
1993~1995年,*整頓關閉了100多個中藥材市場,動作很大,僅僅保留了17個中藥材市場,在這20多年里,也沒有新批,以后也不會再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