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
免疫學能否再度輝煌?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與免疫學的百年淵源“諾獎評審委員會用*或革命性地改變人們對免疫系統的認識來評價2011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獎,顯然過高了。他們的研究只是深化了以前對免疫應答機理的認識。”在接受《科學時報》記者采訪時,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謝【詳細】
閱讀:551 發布時間 -
納米隧道電穿孔技術可對細胞用藥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6日報道,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名為“納米隧道電穿孔”的新技術,或稱為NEP。利用其給細胞注射基因治療藥劑時,不用針頭,而是用電脈沖通過微小的納米隧道,幾毫秒內就能把劑量的治療用生物分子“注射”到單個活細胞【詳細】
閱讀:308 發布時間 -
科學家發現免疫系統中的“維和*”
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7日報道,生活在人類皮膚和腸道的細菌比我們自身的細胞還要多,它們大多是人體需要的益生菌。但免疫系統是怎樣識別這些“非自體”細菌而不傷害它們呢?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世紀學院的科學家發現,在皮膚外層的免疫細胞中有一群“維和*”【詳細】
閱讀:342 發布時間 -
中山大學等Nature Biotech發布測序新成果
近日來自中山大學、廣東華南新藥創制中心、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華南理工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了對兩種獼猴屬動物食蟹猴和中國恒河猴的基因組測序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學術雜志《自然-生物技術》(NatureBiotechnology)【詳細】
閱讀:325 發布時間 -
英修正肝病患者干細胞基因變異
英國科學家在10月12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修正了一個肝病患者干細胞內的基因變異,經過修正的干細胞表現正常。科學家們表示,研究朝個性化療法更近了一步。在研究中,英國桑格研究所和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α1-抗胰蛋白酶內的一個變異會導【詳細】
閱讀:318 發布時間 -
德國宣布第六能源研究計劃
第六能源研究計劃被命名為“環保、可靠和經濟的能源供應研究”,是德國聯邦經濟技術部、環境部、*和教研部的聯合項目。德國政府將在2011年至2014年為該計劃撥款34億歐元,這些款項大部分來自新成立的“能源和氣候基金”,比同期(2006年至2009年)增長約75%。【詳細】
閱讀:414 發布時間 -
癌癥治療的新方法
10月11日消息-據悉,科學家們近日發現經化學治療后能引起侵略性肺癌重新生長的機制,這給新型腫瘤治療方案帶來了希望。這項研究主要由來自莫納什大學、斯坦福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負責實施,研究結果代表的不僅是發現新藥物的可能性,也【詳細】
閱讀:408 發布時間 -
Nature:三項重要基因組測序成果
近年來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進步,相關研究成果呈現“井噴”之勢。*學術雜志《自然》(Nature)在10月13日同時刊登了三項重要的基因組測序研究成果:裸鼴鼠完整基因組測序、重構鼠疫桿菌的遠古基因組圖譜以及人類基因組調控元件的新發現。在*篇文章中,來自韓【詳細】
閱讀:401 發布時間 -
中丹聯手揭古菌神秘面紗
“雖然占地球生物量超過20%,但是古菌這種古老的生命體依然不為人們所了解。”近日,在華中農業大學召開的中國丹麥古菌研討會上,華中農業大學校友、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生物學院副教授佘群新告訴記者,來自中、丹兩國的科學家們正試圖聯手揭開古菌的神秘面紗。【詳細】
閱讀:381 發布時間 -
日本研究發現太空生活不會使宇航員生物鐘紊亂
*東京10月11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日前宣布,研究發現在太空中長期逗留的宇航員,體內生物鐘會變得更加正常。這一成果顛覆了此前科學界認為太空生活會使宇航員生物鐘紊亂的預想。該機構研究人員對在空間站逗留的日本宇航員若田光一、野【詳細】
閱讀:353 發布時間 -
科學家成功移除干細胞中的致癌基因
據*電將人類皮膚細胞轉化為誘導多功能干細胞需要植入相關基因,而這些外來基因有致癌等風險。美國科學家在一期《細胞》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說,他們在上述轉化完成后,成功地從所獲得的誘導多功能干細胞中移除這些基因,且保證其基本功能不受影響。美國懷特黑【詳細】
閱讀:326 發布時間 -
13億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已經起程
按照《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基金委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每年安排經費8億元。即首年總投入達13億元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已經起程。“過去做不了的事現在可以做了”“真是趕上了,這可能是我這輩子做【詳細】
閱讀:459 發布時間 -
不含三氯生 FE牙膏巧打生物牌
9月20日為全國愛牙日,zui近國外媒體稱美國食品*與美國環境保護署正在評估“三氯生”的安全性,同時一則關于“牙膏中的三氯生可能會致癌”的消息也在微博瘋傳。2009年,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共同發布牙膏新國家標準,其中,禁止添加的成分有近1500【詳細】
閱讀:422 發布時間 -
抽一點血就能治癌癥 生物治療引發熱議
生物診療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抗癌技術,真的能讓消滅癌細胞,治愈腫瘤嗎?連日來,關于腫瘤治療掀起了一陣熱潮,很多人對長期對腫瘤治愈的希望再次被燃起,筆者帶著對生物診療技術的種種疑問,再次走訪了山西醫大二院腫瘤生物診療中心,接觸我省腫瘤生物診療中【詳細】
閱讀:612 發布時間 -
Luminex公以3400萬美元收購EraGen Biosciences
Luminex公司開發、制造和營銷生物檢測專有技術,技術廣泛應用于整個診斷和生命科學行業。公司的xMAP多路解決方案是一個開放架構的多功能技術平臺,可以為市場提供快速、準確和成本效益高的生物測定結果,包括醫藥開發、臨床診斷及包括基因組和蛋白質組市場在【詳細】
閱讀:651 發布時間 -
2011生物經濟大會將于6月26日~28日召開
由*、天津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辦的2011生物經濟大會(BioEco2011)將于6月26日~28日在天津濱海會展中心召開。本次展會充分響應醫改號召,以“發展生物經濟,促進民生改善”為主題,集中展示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領域的科研成果和產品。作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詳細】
閱讀:461 發布時間 -
艾滋病可以終身控制?
一種試驗性藥物幫助攜帶艾滋病毒——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猴子控制感染超過一年時間,這說明或許可以利用它為人類研制出艾滋病疫苗,甚至是治愈辦法顯微鏡下看到的艾滋病毒:研發這種疫苗的下一步工作是進行人類臨床試驗。傳統的抗病毒治療也能控制艾滋病【詳細】
閱讀:788 發布時間 -
美揭示神經元轉運蛋白的分子運動機制
神經元細胞擁有不同的轉運蛋白,但這些轉運蛋白如何工作迄今還是一個謎。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24日報道,美國科學家zui近終于弄清楚了轉運蛋白分子的工作機制,研究發表在24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科學家表示,新研究有望改進對精神疾病治療的效果,加深【詳細】
閱讀:533 發布時間 -
英發現治療肺結核的新途徑
據*倫敦4月25日電,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對肺結核發病過程中肺部組織受損的原因有了新認識,一種酶被發現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因此可以通過抑制這種酶的作用來治療肺結核。這一發現可能會很快轉化為實際療法。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一些肺結核【詳細】
閱讀:359 發布時間 -
用廢棄粉煤灰給污染河水“凈身”
記者從南京林業大學獲悉,該校黃新教授等專家,用廢棄的粉煤灰為原料,借助美人蕉、旱傘竹、水蔥、菖蒲等植物為污染河水“凈身”。這項用微生物與植物聯合治污的科研項目《城市高污染水體生物生態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日前順利通過江蘇省環境保護廳組織【詳細】
閱讀:315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