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菌管在科研中作用重大,但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搖菌管是實驗室中常用的耗材,使用時需特別注意。首先,為確保無菌操作,搖菌管在使用前需進行嚴格消毒處理。其次,加入的菌液量不宜過多,一般建議不超過管體積的十分之一,這樣可以保證細菌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和氧氣供應。在搖菌過程中,要合理控制搖床的轉速和時間,避免過度搖晃對細菌造成損傷。此外,搖菌管蓋子需蓋緊但也要保證一定的透氣性,可以使用無菌透氣封口膜。值得注意的是,搖菌管的管體底部為弧形,有利于細菌培養液在管體內的流動,管體的下端帶有攪拌部件,可以緩慢攪拌細菌培養液,使其和氧氣平衡分布。總之,正確使用搖菌管對于實驗的準確性和成功率至關重要。
搖菌管(又稱離心管、培養管或振蕩培養管)是微生物培養和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耗材,主要用于液體培養基中細菌、酵母等微生物的振蕩培養。以下是天正信達對其使用注意事項,涵蓋選擇、操作、滅菌及常見問題解決:
一、搖菌管的正確選擇
材質:
聚丙烯(PP):耐高溫(121℃滅菌)、耐化學腐蝕,適用于大多數微生物培養。
聚碳酸酯(PC):透明性好,但耐高溫性較差(一般≤80℃),適用于低溫實驗。
玻璃:可重復滅菌,但易碎,需注意密封性(需配合硅膠塞)。
容量:
常規規格:5mL、15mL、50mL,根據培養體積選擇(一般裝液量為管容量的20%-30%,如50mL管裝10-15mL培養基,避免溢出)。
蓋子類型:
透氣蓋:帶疏水濾膜,允許氣體交換(如CO?/O?),適用于需氧培養(如大腸桿菌)。
密封蓋:密閉,適用于厭氧菌或防止污染的實驗。
二、使用注意事項
1. 滅菌處理
高壓滅菌:PP材質可121℃高壓滅菌15-20分鐘,滅菌前確保蓋子稍松開(冷卻后擰緊)。
紫外線/酒精消毒:緊急情況下可用75%酒精浸泡或紫外線照射30分鐘(效果不如高壓滅菌)。
2. 裝液與密封
裝液量:不超過管容量的1/3(振蕩培養時液體與空氣充分接觸,避免泡沫溢出)。
密封性:
需氧培養:透氣蓋需檢查濾膜是否完整(避免污染)。
厭氧培養:確保蓋子擰緊,必要時使用封口膜加固。
3. 振蕩培養參數
轉速:通常200-250 rpm(過高易導致泡沫或管壁破裂)。
溫度:根據菌種需求設置(如大腸桿菌37℃,酵母30℃)。
平衡配重:搖床上的搖菌管需對稱放置,避免重心不穩導致機器損壞。
4. 無菌操作
接種前用酒精燈火焰灼燒管口。
操作時避免手部接觸管口和蓋子內側。
三、常見問題與解決
培養液泄漏:
原因:蓋子未擰緊或密封圈老化。
解決:更換新蓋或添加密封圈;振蕩前檢查蓋子。
污染(培養基渾濁/異味):
原因:滅菌不或操作污染。
解決:重新滅菌;嚴格無菌操作;使用抗生素(如終濃度50μg/mL氨芐青霉素)。
管體破裂:
原因:轉速過高、裝液過多或材質不耐低溫(如PC管在液氮中易裂)。
解決:降低轉速;更換耐低溫/耐高壓的PP管。
泡沫過多:
原因:裝液量過多或蛋白含量高(如LB培養基)。
解決:減少裝液量;添加消泡劑(如0.01%-0.1% Silicone Antifoam)。
四、維護與儲存
清洗:
使用后立即用清水沖洗殘留培養基,避免蛋白質干結。
頑固污漬可用1% NaOH或中性洗滌劑浸泡后刷洗。
干燥與儲存:
倒置晾干(避免水分殘留滋生霉菌)。
存放于潔凈、干燥處,避免紫外線直射(防止塑料老化)。
五、特殊應用提示
高通量篩選:使用深孔板(2mL/孔)替代搖菌管,提高效率。
敏感菌種:對剪切力敏感的菌(如放線菌),降低轉速至150 rpm。
注意:不同品牌搖菌管的耐溫/耐壓性能可能差異較大,使用前務必查閱產品說明書!
天津天正信達供應:RNA逆轉錄試劑盒、逆轉錄試劑盒、PCR試劑盒 、提取試劑盒、色譜進樣瓶、培養基瓶、試劑瓶、胎牛血清、染色液、試劑瓶、QPCR試劑盒、生物試劑、抗體、瓊脂糖、實驗耗材,我司擁有一支覆蓋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等專業人員的研發、構建了儀器設備齊全的實驗技術平臺,主要包括AKTA、高壓均質機、全波長酶標儀、高速落地離心機和qPCR儀等大型儀器設備。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制藥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