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伴熱帶就是利用電伴熱設備將電能轉化為熱能,通過直接或間接的熱交換,補充被伴熱設備通過保溫材料所損失的熱量,并采用溫度控制,達到跟蹤和控制伴熱設備內介質的溫度,使之維持在一個合理和經濟的水平上。 過去,蒸汽伴熱始終是一種主要的保溫方式。其工作原理是通過蒸汽伴熱管道散熱以補充被保溫管道的熱損失。由于蒸汽的散熱量不易控制,其保溫效率始終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20世紀70年代,美國能源行業就提出用電伴熱方案來替代蒸汽伴熱的設想。70年代末80年代初,包括能源業在內的很多工業部門已廣泛推廣了電伴熱技術,以電伴熱全面代替蒸汽伴熱。電伴熱技術發展至今,已由傳統的恒功率伴熱發展到以導電塑料為核心的自控溫電伴熱
自限溫電伴熱帶(自控溫電熱帶、自限溫電熱帶)是新一代帶狀恒溫電熱帶。其發熱原件的電阻率具有很高的正溫度系數“PTC”(Postive Temperature Coefficent)且相互并聯。特點是:能夠自動限制加熱時的溫度,并隨被加熱體的溫度自動調節輸出功率而無任何附加設備;可以任意裁短或在一定長度范圍內接長使用,并允許多次交叉重疊而無高溫過熱點及燒毀之慮。這些特點使自控溫電熱帶具有:防止過熱,使用維護簡便及節約電能等優點。適合于管道伴熱、設備及容器控溫、保溫、加熱,特別是其中有物料容易分解、變質、析晶、凝聚凍結時。在石油、化工、電力、冶金、輕工、食品、冷凍、建筑、煤氣、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及其他部門具有廣泛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