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制藥前處理工序一般包括藥材的挑選、洗藥、潤藥、切藥、干燥、粉碎等工序;提取工序一般包括提取、濃縮、分離(醇沉/水沉、過濾、離心)等。應根據主流產品和生產工藝進行設備選型,按設備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正確使用設備。通過工藝流程可見,在前處理階段,藥品質量和生產成本已經基本定型。如果生產工藝和設備性能不能很好地結合,生產過程中就會出現產品質量不穩定、原材料消耗大、生產成本高等問題。經過前處理和提取工序的加工,藥材變成了藥品的中間體,zui終成為藥品。 中藥制藥前處理和提取工序是生產中的關鍵工序,也是zui容易被管理者忽視的工序。設備操作人員對設備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到位,就不可能正確地使用設備。因此,設備和生產工藝的有機結合及設備的正確使用,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一個重要環節。 1、洗藥機
藥材(中藥飲片)的表面不但有泥沙等雜物,還有大量的霉菌。洗藥的目的就是要除掉泥沙和大部分霉菌。目前在大部分制藥企業使用的都是滾桶式洗藥機,用噴淋水進行洗藥。有的企業不論是什么藥材都是用一個速度、水量進行清洗,當葉、莖、根、切片時就會出現不同的清洗效果。
洗藥機應根據不同的品種,用不同的轉速和噴水量去清洗不同的藥材。在洗凈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洗藥時間,避免有效成分的流失。其可對滾筒式洗藥機進行改造,增加調速裝置和增壓設備,以針對不同的藥材采取不同的清洗方式。
2、 潤藥機
目前大部分中藥制藥企業都在使用注水式真空潤藥機。真空潤藥機工作原理:用真空將藥材纖維空隙中的空氣抽出,水在負壓條件下通過毛細管迅速進入植物細胞組織中。潤藥的目的是讓失水的植物細胞吸水進口泵卡斯特紅酒膨脹,為提取工序創造條件,因藥材中的有效成分一般在水(或其他溶媒)作用下才能實現交換。其中,控制真空度可以實現*的滲透效果;控制加水量可以防止有效成分流失;控制潤藥時間可以減少有效成分的酶解(某些苷類細胞內存在著與其相應的水解酶,時間過長部分苷會被水解掉)。
潤藥機的使用過程應注意:(1)根據不同的藥材,確定不同的真空度及時間;(2)根據不同的藥材,確定不同的加水量、盡量做到水盡、藥透。
老式潤藥機是注水式真空潤藥機,因潤藥效果不好近幾年基本已被汽相式潤藥機所替代。老設備可以用操作技巧來彌補設備缺陷,為保證真空度,可分3次將真空度降到zui大(即脈動3次),還可以將注水管改成淋水盤,潤藥效果也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