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19年全國“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在“動員社會力量·助力健康扶貧”主題論壇上,北京東華原醫療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姜黎濱提出,要做好貧困地區的健康教育和預防工作,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在扶貧中不能出現失血問題。
姜黎濱表示,社會力量一定要更多關注貧困地區預防疾病,普及健康知識上。他建議,政府的扶貧資金投向要更加。例如在去年北京昌平區和內蒙一個地區(阿魯科爾沁旗)的對應扶貧支援中,東華原醫療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捐贈了血壓儀。通過在貧困村衛生室的村民檢測,發現有200多人患有高血壓,但患者本人并不知情。這些高血壓患者如果不進行預防教育的普及,后果不堪設想。要在為老百姓普及高血壓知識的同時,讓患者及時服藥進一步控制病情。
姜黎濱提出,社會力量進行健康扶貧,不僅要把關注點放在患者看病貴看病難時如何提供幫助,更應該做足病情預防和相關病理知識普及的工作。因為貧困地區的老百姓缺乏相應的教育和健康的檢測手段。
在談到如何利用互聯網進行健康扶貧時,姜黎濱表示,互聯網未來在健康扶貧一定會發揮很重要的作用。東華原醫療目前正在全國普及“健康小屋”項目,就是將血壓儀、人體成份檢測儀、骨密度檢測儀等一些基本的體檢設備聯網,并用軟件進行管理。全國現有1000多家健康小屋,每天可以通過網絡把群眾檢測出的數據實時上傳。數據上傳后,公司通過與北京大學的合作,對慢病的監測數據檢測做疾病預警和分析。凡是到健康小屋體檢的群眾,都會通過手機APP進行輔導,被告之如何控制血壓、調節飲食等。
此外,姜黎濱還提出,目前在互聯網和醫療的結合上有一個誤區,正確的理解應該是醫療+互聯網。也就是說,把實體通過互聯網技術聯結起來,充分發揮平臺作用,才是未來醫療+互聯網的發展方向。他舉例說,以前患者去中醫院看病,醫院在開處方后會提供煎藥服務。東華原醫療開發的新商業模式是由第三方提供服務。醫院把處方傳到第三方,第三方把藥抓好、熬好,再配送到患者家的模式通過多年發展,實現了180家煎藥中心的數據互通,患者看病也非常方便。又如在黑龍江農墾設立了120家健康小屋,在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下,通過手機APP終端,可以服務100萬農場的職工和家屬。
姜黎濱認為,各種醫療資源和醫院結合,再加入互聯網技術做好平臺,未來非常有發展前途。全國建立的1000多家健康小屋,通過與阿里健康的戰略合作,提供健康教育、健康養生一系列服務,惠及了非常多的老百姓。
姜黎濱認為,在實施健康扶貧中如何提升健康公益事業公信力方面,我國常態化的公益事業一定要堅持由政府主導規劃,企業進行參與,才能得到持續發展。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