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用醫療器械當前發展正值勁頭
發布時間:2014-6-9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家用醫療器械當前的發展正值勁頭:2011年,國內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176.6億元,年增速超過30%,2013年估算可達到290億元,2015年將達到420億元的市場規模。
北京康復之家醫療器械連鎖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會長柏煜對《中國科學報》表示:“當前的家用醫療器械市場潛力很大,還大有一番作為。”
潛力大
我國目前的家庭醫療器械主要包括家用治療儀、家用檢測器械、家庭保健器械、家用護理康復器具四大類。家用治療儀包括家用頸椎腰椎牽引器、牽引椅、助聽器等;家用檢測器械包括體溫計、血壓計、血糖儀等;家用保健器械包括電動按摩產品系列、空氣凈化器、加濕器等;家用護理康復器械包括功能床、睡眠儀、制氧機等。
尚普咨詢分析師張交認為,帶有治療性質的家庭醫療器械是市場需求主要產品,這主要由目前我國的醫療現狀所決定。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人口比例的快速增長,人們對于家庭保健器械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尤其是保健類中醫醫療器械,如按摩椅、按摩枕頭、按摩床具、按摩車等。”張交說。
血壓計、血糖儀等檢測器械目前也占據了家用醫療器械的大頭,“就從身邊的家庭來看,尤其是有三高的人,家里幾乎都會備幾個”。柏煜說。
三類因素刺激了家用醫療器械的快速增長,柏煜總結道,*個方面是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了家用醫療器械的高速發展,這些人口都是家用醫療器械的目標客戶,不是潛在目標客戶。
第二個方面,收入的改善推動了產業的高速發展。
“zui后,是人們愿不愿意買的問題,也就是健康意識。我做過一個市場調研,過去都是兒女給老人買輪椅,現在都是老年人自己來了。”柏煜說。
差距大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國內家用醫療器械廠家是否跟上了腳步?
張交認為,目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正處于整合發展時期,中國醫療器械企業面臨兩種發展格局選擇,一是專注細分市場,成為細分市場的;二是實現并購擴張,成為醫療企業綜合產品,家用醫療企業就更不外乎如此。
邁瑞醫療、威高股份、魚躍醫療、樂普醫療已經通過合資、并購走向多元化,成為整合的。微創醫療、康輝醫療、創生醫療、九安醫療、陽普醫療、新華醫療則是細分領域的*。
魚躍醫療作為家用醫療器械的,戰略定位清晰,立足家用醫療器械和醫用高值耗材,經歷了幾年的高速成長,漸漸步入成熟期。三諾生物,受益于家用血糖儀市場需求的提升,家用血糖監測正面臨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中國國內的家用醫療器械品牌將全面崛起。”柏煜判斷道。
但也有擔憂的聲音出現。張交提出,目前我國的醫療機械生產廠家將近1.6萬家,90%的企業年產值不足1000萬元。這類小作坊式的醫療器械工廠與強生、西門子、GE等海外大型醫療器械集團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以及產品質量上差距懸殊。
“我國的家用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多,規模小,產品集中度較高,創新能力弱。”張交說。
除此之外,中國醫學*醫學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謝俊祥對《中國科學報》表示,我國家用醫療器械行業還面臨醫療器械成果轉化慢、科技支撐手段不足等問題。
使用風險也不小
除了關注產業,不少研究者也將目光轉向了家用醫療器械產品帶來的健康風險。
盡管家用醫療器械比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械安全許多,但由于家用醫療器械的使用對象是不具備醫學知識的普通百姓,不僅沒有對使用的器械接受系統的培訓,而且對自身所患的疾病也缺乏足夠認識。因此,在使用家用醫療器械時難免存在各種操作問題。
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彭曉龍等人的研究指出:家用醫療器械的安全風險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設備對人體產生的直接傷害,另一種是設備使用時不能實現其預期治療或診斷功能而產生的間接危害。
“為了宣傳產品,企業在說明書的制訂中往往只強調器械的功效和適應癥,對于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項和禁忌癥,則往往不夠詳細甚至避而不談,患者往往因在不適宜的生理條件下使用而導致事故發生。”彭曉龍在研究中寫道。
柏煜則表示,當前他zui關注的是家用醫療器械提供商所能附加的服務與指導。“目前,國內在這一方面確實做得不夠好,如果有專門的人來指導如何安全、正確地使用家用醫療器械,那么它們所帶來的風險就少了許多。”柏煜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