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包裝安全性受關注 藥用玻璃快速升級
發布時間:2013-6-4
由于我國醫藥工業的發展,藥品出口日益增多。外商對包裝藥品用的玻璃質量十分重視,特別對一些價格比較高的藥品,所以往往有些藥廠找我們玻璃質檢中心要求檢測并出具證明。實際上我國的中性玻璃只能得到少數幾個曾經援建過玻璃廠的國家承認。真按中性玻璃嚴格要求是不合格的。所以藥品要出口,藥用玻璃質量和接軌勢在必行。
據業內專家李德余介紹,我國目前生產使用的藥用玻璃包裝容器,業內稱之為“半中性硼硅醫藥玻璃”產品。除個別發展中國家外,目前上大多數國家沒有此種配方及其產品。這種玻璃膨脹系數為70×10-7/℃左右,也叫“7.0玻璃”,其化學穩定性達不到中性要求,在盛裝PH值高的藥物時,玻璃中的堿性物質極易析出,從而影響藥品質量;玻璃中重金屬含量也沒有明確的規范要求;由于規格尺寸精度差,該類產品無法在藥廠*的灌裝機上應用,因此,目前7.0醫藥包裝玻璃容器產品很難被認可,也是我國醫藥產品難以進入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藥用玻璃的迅速升級顯然并非易事。我國目前藥品生產普遍采用低硼硅醫藥玻璃產品,已經形成產業基礎。同時,低硼硅玻璃與中性硼硅玻璃的成本相差數倍。據測算,目前國內對高精度一級耐水硼硅玻璃(即5.0玻璃)的年需求量約為3000噸,基本依靠進口。業內人士指出,生產企業一定會按照國家要求采購藥用玻璃,但是迅速以中性硼硅玻璃代替低硼硅玻璃不太現實,成本提升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壓力;同時必須給企業留出做相容性實驗以及注冊變更的時間。國家局要求的“雙1級”標準比較務實,就是在現有低硼硅玻璃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升級,滿足質量要求。藥用玻璃企業逐漸大浪淘沙,優勝劣汰。
有關部門也十分重視藥品的安全性,由此可見提高藥用玻璃的安全性已經勢在必行。雖然在一段時間內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壓力,但是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