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雖然有眾多的干燥設備廠但干燥設備水平與*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距離這是業內人士的一致看法。如何盡快提高我國干燥技術水平應對入世后來自各方面的競爭是當前干燥行業zui應該思考的問題。結合多位專家的觀點對我國干燥行業的現狀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基礎研究工作
多年來國內干燥設備主要以仿制為主設備缺少自己的特色在市場上競爭力較差。干燥設備水平首先取決于干燥技術我國目前的狀態是制造干燥設備的廠家很多但研究、開發干燥技術的人員卻較少。而國外有些干燥設備公司里從事干燥技術開發的人數甚至超過制造人員的數量始終以*爭取市場。若想在國內外有一定的競爭能力必須建立一支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完備實驗手段的開發基地。其中的有效途徑是建立科研生產一體化機構以科研武裝生產同時又以生產支持科研以提高干燥企業的技術水平增強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生產后勁。在技術開發過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內容:(1)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基礎理論研究是開發新技術的基礎只有加強干燥領域的基礎研究干燥技術才能不斷發展干燥技術的發展才能推動干燥設備的進步。應在我國的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控制手段齊備的基礎研究實驗設備建成干燥基礎研究基地。深入研究干燥機理為技術開發奠定理論基礎這樣才使我國的干燥設備逐步走自我創新的道路。
(2)物料物性的研究干燥離不開物料被干燥物料在干燥過程中所反應出來的特性和對產品的要求各不相同。由于物料性質的差異也就構成了干燥設備的復雜性和干燥機結構的多樣化。對于已經工業化的干燥設備干燥機理和設備結構并不難掌握較困難的是針對具體物料調整設備結構以適應被干燥物料的要求。干燥設備廠的技術人員多以學機械設備專業為主他們常把干燥設備視為純機械產品。專業的局限使其對物料的物性比較輕視對物料性質掌握的缺陷導致設備不理想。所以一臺設計成功的干燥機首先是對物料正確的認識然后才是合理的機械設計。所以干燥設備設計量人員應該注重物料物性的研究。
(3)自動化控制的研究國產的干燥設備自動化水平低、控制手段落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就目前國內的自動化水平解決干燥設備中的控制問題并不困難但zui缺乏的是自控專業與干燥設備合理結合的問題。前面曾提到物料不同對干燥機的要求也不同。同樣物料不同對控制手段的要求也有較大區別。自動控制在干燥機中的作用*但它一次性投資也是人們zui關心的問題有時控制設備的投資甚至超過干燥機機械部分的價格。如果方案不合理或達不到工藝要求或造成投資的浪費這些都是投資方關心的。應真對干燥機、干燥工藝要求zui合理確定控制手段針對具體干燥工程確定恰當的控制手段也是目前應開展研究的課題。
(4)高附加值特殊物料干燥的研究近年來各種新型材料相繼開發成功覆蓋著國民生產的各個方面。許多新型材料具有產品質量穩定、干燥過程控制嚴格、工藝性強、材料附加值高的特點。新材料出現的同時給干燥技術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如超微細粉體、料液粘度較大時制成粉體、納米材料的干燥、微膠囊粉體的制備等都是干燥專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5)放大效應的研究:干燥設備的放大過程并不是簡單的幾何放大涉及到流體力學、機械、熱力學、傳熱學、物料學、除塵防腐、電器控制等學科。在放大過程中很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干燥設備的放大決不是簡單的幾何放大。在此方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業化經驗、對物料物性的掌握和對干燥設備的認識。在放大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現象應有理智、客觀的預測并能提出相應的方案。所謂研究放大效應就是在掌握干燥理論、干燥技術的同時注意積累實踐經驗總結出設備的放大規律為工程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