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工業中一般把材料經過普通的熱處理后進一步冷卻到攝氏零度以下某一溫度(通常為0~-130℃)的處理方法稱為普通冷處理;而把低于-130℃以下(通常為-130℃~-196℃)的冷處理叫做深冷處理。深冷處理又常稱為超低溫處理,它是普通熱處理的延續,低溫技術的一個分支。
工業冰箱-深冷模具深冷處理設備-數控車床主軸冷裝配箱-深冷處理是將被處理工件置于特定的、可控的低溫環境中,使材料的微觀組織結構產生變化,從而達到提高或改善材料性能的一種新技術。被處理材料在低溫環境下由于微觀組織結構發生了改變,在宏觀上表現為材料的耐磨性,尺寸穩定性,抗拉強度,殘余應力等方面的提高。
隨著深冷技術的發展和試驗手段的完善,人們對深冷處理的研究逐步深入,材料除涉及鋼鐵材料外,現已延伸到粉末冶金、銅合金、鋁合金及其它非金屬材料(如塑料、尼龍等)。應用行業遍布于摩擦偶件、工模具、量具、紡織機械零件、汽車工業和科學等諸多領域。
工業冰箱-深冷模具深冷處理設備-數控車床主軸冷裝配箱-材料的馬氏體相變是一種無擴散相變,通過切變完成晶格改組,而不涉及成份變化,只有在冷卻過程中具有同素異構轉變的材料才可能有馬氏體轉變。由于馬氏體轉變的無擴散性,相變需要很大的驅動力和過冷度。由淬火冷卻形成的馬氏體相變,又稱為熱誘發馬氏體相變,經淬火處理后再配以回火處理,來調整硬度、韌性等以滿足各種工件的不同性能的要求。目前工業生產中,金屬材料的淬火工藝主要是將工件加熱到材料的Ac3或Ac1以上30~50℃,保溫一定時間后,快速在水,鹽水或油中冷卻。這些淬火介質的淬冷能力雖然都很強,但是由于先轉變的奧氏體對未轉變的奧氏體的轉變具有抑制作用,只有進一步增加相變驅動力,即增加過冷度才能使相變繼續進行,所以對于大多數的鐵碳合金,淬火后總是存在一部分殘余奧氏體。若殘余奧氏體含量過大,將會直接影響回火處理的質量,達不到工件所要求的性能。此外,對于某些不銹鋼,高合金鋼,氧化鋯陶瓷等由于其Ms(馬氏體轉變開始溫度)遠遠低于室溫,所以常規的淬火介質不能使材料淬火后得到全部馬氏體。
因此,為了提高工件的性能及使用壽命,得到滿意的淬火質量,盡量減少殘余奧氏體以獲得大數量的馬氏體,目前工業上采用深冷處理的方法,即淬冷至室溫的材料繼續冷卻到更低的溫度,使殘余奧氏體在這一過程中繼續轉變為馬氏體。這樣可進一步提高鋼的硬度和耐磨性,并穩定鋼件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