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新醫改對研發型企業的影響尚不明確
發布時間:2009-5-4在新醫改各大配套方案即將出爐之際,國內一家以藥和首上市藥品研發生產為主的制藥企業市場部人士告訴筆者,雖然新醫改對于醫藥行業的利好已獲得共識,但對創新研發型企業的具體影響卻仍是“霧里看花”。
對于新醫改,由于具體配套細則尚未出臺,認識模糊的必然不止上述研發型藥企一家。
實際上,新醫改鼓勵醫藥行業創新,而研發實力強的醫藥企業代表了制藥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新醫改市場擴容和相關利好的配套政策中占據了更多有利的因素,必將在新一輪的行業洗牌中勝出。而這些有利的因素包括新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公立醫院改革方向、醫保結算探索按病種付費以及在今年可能進行的醫保目錄的調整。
首先,國家定價政策仍舊鼓勵高品質藥品的研發生產。不同知識產權含量的藥物給予不同定價,將對藥和首仿藥的創新大有裨益。正如新醫改方案所指出,“合理調整政府定價范圍,改進定價方法,提高透明度,利用價格杠桿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促進國家基本藥物的生產和使用。對新藥和藥品逐步實行定價前藥物經濟性評價制度。對仿制藥品實行后上市價格從低定價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
其次,公立醫院改革中關于藥品環節的改革,只是藥品生產、流通和使用三方利益重新分配的一個過程,并不會改變藥和高品質藥品在大醫院占主導的市場格局。新醫改方案在描述基層醫療機構和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時均提及“推進醫藥分開,積極探索多種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藥補醫機制”和“通過實行藥品購銷差別加價、設立藥事服務費等多種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國家將逐步降低醫療機構銷售藥品的加價率,一方面在大型醫療機構實施藥品差別作價,一方面在基層醫療機構實施藥品零差率。該政策一旦實施,藥品流通環節受到的影響會更大,而對處于產業上游的研發生產環節影響甚微。
第三,新醫改方案提到將探索門診病人按人頭付費、住院病人按病種付費的醫保結算方式。衛生部目前正在制定三百多種疾病的臨床路徑,標準化醫療、按病種付費顯然是大勢所趨。這對抑制過度醫療和促進合理用藥有直接的作用。推行的結果,可能短時間會影響到高價藥在醫院的銷售,但是長遠來看,促進了整個社會正常的合理的藥物消費需求。在此過程中,藥的銷售不會有影響,而且高性價比的仿制藥如首仿藥,反而有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第四,醫保目錄可能于今年進行調整。醫保目錄自從2004年調整過一次之后,已經5年沒有調整了。有可靠渠道消息顯示,在新醫改基粉針生產線 膠塞清洗機 鋁蓋清洗機 烘箱 灌裝機 軋蓋機本藥物制度實施后,2009年下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極有可能將對醫保目錄進行調整。目前國家保大病的方向已經確定,所以在歷次的醫保目錄調整中都會納入一批治療重大疾病的新藥,這意味著藥和高品質的仿制藥有機會新進入醫保目錄,從而帶來市場擴容。
因此,研發型藥企在市場逐步規范和進一步擴容過程中,應該加強自主知識產權藥物的創新和重視首仿藥、二仿藥、三仿藥的開發,短期內還可側重于原有產品在生產工藝和給藥途徑等方面的精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