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蒸汽滅菌中zui常見的十種錯誤和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15-9-7
蒸汽滅菌中zui常見的十種錯誤和解決方法:
1. 滅菌柜中放入關閉閥門的容器、旋緊瓶蓋或緊扣鋁蓋的空玻璃瓶。 由于蒸汽不能直接接觸到內表面,不能進行滅菌。這一問題可通過確保滅菌柜中的物品有蒸汽進入和空氣排出的通道來解決。如果不確定物品的配置、設置、包裝或方位是否允許充分的蒸汽穿透,那么可以通過在物品內部放置熱電偶、化學和/或生物指示劑來確定。2. 袋裝和/或嚴密包裹的物品緊實地裝載在腔室內。 由于預調節階段后空氣可能仍然滯留在物品中,阻礙了滅菌。物品不應過度包裹,且應在物品間留有足夠的空間。預調節真空和壓力脈動必須正確地設定,以*排除裝載內的空氣。通常,應該程序設定達到6.9 kPa (壓力)真空且四次(及以上)預真空脈動,以確保zui差裝載情況下空氣排除充分。有些非常密集的裝載在預調節真空峰值時可能需要一段較短(2-5 min)的保持時間,從而排除滯留的空氣。預調節真空脈動應設定為21~34.5 kPa (表壓)。預調節壓力脈動可能造成暴露階段前幾分鐘時的過熱和溫度穩定困難。3. 較重的物品置于貨架頂層。 滅菌循環結束后,置于中間和低層的物品包裝外表面可以看到水滴和/或污跡。由于物品不是干燥的,不能從滅菌柜中無菌地取出。冷凝是蒸汽接觸物品冷表面時的自然結果。冷凝水會從貨架上滴下。 物品的放置越密,產生的冷凝水越多。因此,將更重的物品放置于低層。另外,在裝載前考慮在各滅菌裝載貨架上放置純棉布或無絨毛巾來吸收冷凝水。這也有助于干燥。由于冷凝水浸入棉布或無絨毛巾,冷凝水表面積大大增加,與同量冷凝水滴相比干燥階段的氣化速率也大大提高。4. 裝載過于密集或物品在裝載中擺放位置不對。 循環結束時發現物品變得潮濕。放于會收集冷凝水的位置的包裹物品不會被干燥。物品的放置應允許冷凝水向下流動。物品(包裹、呼吸袋、過濾器或其它多孔生物濾膜)由于在循環結束時仍是濕的,在從滅菌柜取出時不能避免裝載的污染。由于在滅菌柜外冷卻,包裹上的水會浸入到被包裹的物品中。任何環境中的污染源都可能隨水一起穿過無菌屏障。還有許多其它原因可能會造成裝載潮濕,zui常見的是:a. 程序設計干燥真空水平或時間不夠b. 袋裝的橡膠或塑料制品(如橡膠塞、塑料管)可能需要額外的干燥(對于這些物品,推薦采用脈動空氣或脈動熱空氣干燥工藝)c. 濕蒸汽 由于沒有哪個方案一定能有效消除裝載潮濕,很可能通過試驗干燥時間、重新放置物品、降低裝載密度、改進循環設置和調查蒸汽質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5. 紙塑袋平放于滅菌柜貨架上或疊放在一起。 因此,紙塑袋可能會有水滴在內部,不能從滅菌柜中無菌地取出。通常原因是蒸汽穿透呼吸袋和接觸物品表面時會自然形成冷凝水,這些冷凝水在后調節干燥階段沒能除去。紙塑袋應留有足夠的空隙,并放置于擱架上, 以防止紙塑袋內部冷凝水聚集。紙塑袋不應平放于滅菌架上。紙塑袋不應疊放。記住,物品越多,冷凝水越多。
程序應設定足夠的干燥真空水平和時間,使冷凝水*氣化。濕蒸汽應調節為飽和蒸汽。雙層紙塑袋可能需要額外的預真空脈動,在zui大真空時保持一定時間并增加干燥時間。雙層紙塑袋絕不應以看不到內部物品的方式組裝。袋口不應折疊起來。
6. 通氣容器中的液體放置于深托盤內,以收集沸溢的液體(在緩慢排氣循環)。 托盤會容納水也會滯留空氣。蒸汽不能在托盤內受滯留空氣的阻礙而不能接觸到表面,因此達不到滅菌效果。解決方法是去除托盤,調事滅菌柜的緩慢排氣速率,防止沸溢。淺托盤,少于25 mm深,可用于少量沸溢不可避免時的情況。
7. 培養基“加熱過久”
培養基過度滅菌會使糖分焦化,使培養基失效。 培養基滅菌不推薦采用典型的過度殺滅方法。程序應設計暴露階段,以恰好達到所需的SAL。在大于100 ml的容器內的培養基推薦采用裝載探頭和F0值暴露控制滅菌。如圖2所示,F0是121.1°C 以外的溫度下計算等效暴露。隨著液體被加熱,計算出的F0(從裝載探頭溫度)逐漸累積,直到達到所選的F0暴露值(分鐘),此時循環進行至排氣/冷卻階段。例如,從圖上可以看出,在118°C時同樣數量微生物的殺死率是在121°C時的一半。因此,在118°C 時,需要兩倍的暴露時間才能殺死同樣數量的微生物。
8. 真空泵使用的冷卻水過熱。 因此,真空泵可能達不到6.9 kPa。真空滅菌的核心是水環真空泵。在夏季期間經常發生水溫過高,這可能會對水環真空泵的效能和極限真空度造成不良影響。在操作期間,泵內的水由于機械摩擦和滅菌腔室的熱量被加熱。如果預調節或后調節真空期間泵內的水溫達到39°C ,泵內的水在≤ 6.9 kPa真空下會沸騰,造成氣蝕。 這種情況下,滅菌腔室內就達不到推薦的真空水平6.9 kPa。這種情況常見的“應對措施”就是改變預真空脈動的真空設定值,降為可達到的水平。 這可能造成排氣不足,除非增加真空脈動次數,從而造成循環周期延長,排氣效率下降。如果真空泵進水未經冷卻,夏季時經常發現泵內溫度高于39°C 。冷凍水是理想選擇,但對于滅菌柜真空泵來說成本過高,因為真空泵的出水直接排放。推薦措施是真空泵配循環冷卻水系統,采用冷凍水和閉路循環換熱器。這種配置可節省大量的水,經濟環保。此外,真空泵效率不受水溫季節性波動的影響。
9. 有裝載探頭但沒有使用。 多數現代滅菌柜配備(可選)了一個RTD裝載探頭和F0暴露控制,用于液體滅菌的控制,但是許多情況下這一探頭都沒有被使用。如果配備了裝載探頭,暴露可以依據液體溫度來控制,而不是排放管路內的溫度。如果沒有裝載探頭,液體溫度是未知的,只能估算,因此造成滅菌不充分(非無菌)或過度(加熱過久)。裝載探頭應置于含水容器內,容器內盛水體積約為待滅菌液體的zui大體積。裝載探頭控制/F0必須在滅菌柜控制設置中選擇。10. 卸壓/抽真空速率控制可用,但沒有使用。 多數現代滅菌柜具備(可選)抽真空和卸壓速率的控制功能,但許多情況下該速率控制并沒有被使用。如果沒有采用卸壓速率控制,在預調節卸壓階段,蒸汽將以zui大速率進入腔室,從而造成過熱的問題和EN285符合性問題。減緩卸壓速率使卸壓過程中的過熱有時間分散。 如果沒有采用抽真空速率控制,腔室將以真空泵的zui大速率形成真空。這造成的常見問題是爆袋。在預調節和后調節抽真空階段,減緩抽真空速率使呼吸袋內部壓力有時間平衡,并防止爆袋。
1. 滅菌柜中放入關閉閥門的容器、旋緊瓶蓋或緊扣鋁蓋的空玻璃瓶。 由于蒸汽不能直接接觸到內表面,不能進行滅菌。這一問題可通過確保滅菌柜中的物品有蒸汽進入和空氣排出的通道來解決。如果不確定物品的配置、設置、包裝或方位是否允許充分的蒸汽穿透,那么可以通過在物品內部放置熱電偶、化學和/或生物指示劑來確定。2. 袋裝和/或嚴密包裹的物品緊實地裝載在腔室內。 由于預調節階段后空氣可能仍然滯留在物品中,阻礙了滅菌。物品不應過度包裹,且應在物品間留有足夠的空間。預調節真空和壓力脈動必須正確地設定,以*排除裝載內的空氣。通常,應該程序設定達到6.9 kPa (壓力)真空且四次(及以上)預真空脈動,以確保zui差裝載情況下空氣排除充分。有些非常密集的裝載在預調節真空峰值時可能需要一段較短(2-5 min)的保持時間,從而排除滯留的空氣。預調節真空脈動應設定為21~34.5 kPa (表壓)。預調節壓力脈動可能造成暴露階段前幾分鐘時的過熱和溫度穩定困難。3. 較重的物品置于貨架頂層。 滅菌循環結束后,置于中間和低層的物品包裝外表面可以看到水滴和/或污跡。由于物品不是干燥的,不能從滅菌柜中無菌地取出。冷凝是蒸汽接觸物品冷表面時的自然結果。冷凝水會從貨架上滴下。 物品的放置越密,產生的冷凝水越多。因此,將更重的物品放置于低層。另外,在裝載前考慮在各滅菌裝載貨架上放置純棉布或無絨毛巾來吸收冷凝水。這也有助于干燥。由于冷凝水浸入棉布或無絨毛巾,冷凝水表面積大大增加,與同量冷凝水滴相比干燥階段的氣化速率也大大提高。4. 裝載過于密集或物品在裝載中擺放位置不對。 循環結束時發現物品變得潮濕。放于會收集冷凝水的位置的包裹物品不會被干燥。物品的放置應允許冷凝水向下流動。物品(包裹、呼吸袋、過濾器或其它多孔生物濾膜)由于在循環結束時仍是濕的,在從滅菌柜取出時不能避免裝載的污染。由于在滅菌柜外冷卻,包裹上的水會浸入到被包裹的物品中。任何環境中的污染源都可能隨水一起穿過無菌屏障。還有許多其它原因可能會造成裝載潮濕,zui常見的是:a. 程序設計干燥真空水平或時間不夠b. 袋裝的橡膠或塑料制品(如橡膠塞、塑料管)可能需要額外的干燥(對于這些物品,推薦采用脈動空氣或脈動熱空氣干燥工藝)c. 濕蒸汽 由于沒有哪個方案一定能有效消除裝載潮濕,很可能通過試驗干燥時間、重新放置物品、降低裝載密度、改進循環設置和調查蒸汽質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5. 紙塑袋平放于滅菌柜貨架上或疊放在一起。 因此,紙塑袋可能會有水滴在內部,不能從滅菌柜中無菌地取出。通常原因是蒸汽穿透呼吸袋和接觸物品表面時會自然形成冷凝水,這些冷凝水在后調節干燥階段沒能除去。紙塑袋應留有足夠的空隙,并放置于擱架上, 以防止紙塑袋內部冷凝水聚集。紙塑袋不應平放于滅菌架上。紙塑袋不應疊放。記住,物品越多,冷凝水越多。
程序應設定足夠的干燥真空水平和時間,使冷凝水*氣化。濕蒸汽應調節為飽和蒸汽。雙層紙塑袋可能需要額外的預真空脈動,在zui大真空時保持一定時間并增加干燥時間。雙層紙塑袋絕不應以看不到內部物品的方式組裝。袋口不應折疊起來。
6. 通氣容器中的液體放置于深托盤內,以收集沸溢的液體(在緩慢排氣循環)。 托盤會容納水也會滯留空氣。蒸汽不能在托盤內受滯留空氣的阻礙而不能接觸到表面,因此達不到滅菌效果。解決方法是去除托盤,調事滅菌柜的緩慢排氣速率,防止沸溢。淺托盤,少于25 mm深,可用于少量沸溢不可避免時的情況。
7. 培養基“加熱過久”
培養基過度滅菌會使糖分焦化,使培養基失效。 培養基滅菌不推薦采用典型的過度殺滅方法。程序應設計暴露階段,以恰好達到所需的SAL。在大于100 ml的容器內的培養基推薦采用裝載探頭和F0值暴露控制滅菌。如圖2所示,F0是121.1°C 以外的溫度下計算等效暴露。隨著液體被加熱,計算出的F0(從裝載探頭溫度)逐漸累積,直到達到所選的F0暴露值(分鐘),此時循環進行至排氣/冷卻階段。例如,從圖上可以看出,在118°C時同樣數量微生物的殺死率是在121°C時的一半。因此,在118°C 時,需要兩倍的暴露時間才能殺死同樣數量的微生物。
8. 真空泵使用的冷卻水過熱。 因此,真空泵可能達不到6.9 kPa。真空滅菌的核心是水環真空泵。在夏季期間經常發生水溫過高,這可能會對水環真空泵的效能和極限真空度造成不良影響。在操作期間,泵內的水由于機械摩擦和滅菌腔室的熱量被加熱。如果預調節或后調節真空期間泵內的水溫達到39°C ,泵內的水在≤ 6.9 kPa真空下會沸騰,造成氣蝕。 這種情況下,滅菌腔室內就達不到推薦的真空水平6.9 kPa。這種情況常見的“應對措施”就是改變預真空脈動的真空設定值,降為可達到的水平。 這可能造成排氣不足,除非增加真空脈動次數,從而造成循環周期延長,排氣效率下降。如果真空泵進水未經冷卻,夏季時經常發現泵內溫度高于39°C 。冷凍水是理想選擇,但對于滅菌柜真空泵來說成本過高,因為真空泵的出水直接排放。推薦措施是真空泵配循環冷卻水系統,采用冷凍水和閉路循環換熱器。這種配置可節省大量的水,經濟環保。此外,真空泵效率不受水溫季節性波動的影響。
9. 有裝載探頭但沒有使用。 多數現代滅菌柜配備(可選)了一個RTD裝載探頭和F0暴露控制,用于液體滅菌的控制,但是許多情況下這一探頭都沒有被使用。如果配備了裝載探頭,暴露可以依據液體溫度來控制,而不是排放管路內的溫度。如果沒有裝載探頭,液體溫度是未知的,只能估算,因此造成滅菌不充分(非無菌)或過度(加熱過久)。裝載探頭應置于含水容器內,容器內盛水體積約為待滅菌液體的zui大體積。裝載探頭控制/F0必須在滅菌柜控制設置中選擇。10. 卸壓/抽真空速率控制可用,但沒有使用。 多數現代滅菌柜具備(可選)抽真空和卸壓速率的控制功能,但許多情況下該速率控制并沒有被使用。如果沒有采用卸壓速率控制,在預調節卸壓階段,蒸汽將以zui大速率進入腔室,從而造成過熱的問題和EN285符合性問題。減緩卸壓速率使卸壓過程中的過熱有時間分散。 如果沒有采用抽真空速率控制,腔室將以真空泵的zui大速率形成真空。這造成的常見問題是爆袋。在預調節和后調節抽真空階段,減緩抽真空速率使呼吸袋內部壓力有時間平衡,并防止爆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