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程成
- 電話:
- 021-60348496
- 手機:
- 18121453965
- 傳真:
- 021-51632657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加工園區
- 網址:
- www.qiyibio.com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微信掃碼進入微名片
一種名為Polybia的巴西胡蜂可分泌含有強大抗癌成分的毒液來保護自己,但迄今為止,科學家尚未弄清毒液中被稱為MP1的毒素為何能選擇性破壞癌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9月1日刊登在《生物物理學》雜志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給出了答案——MP1毒素與一種分布于癌細胞表面的脂質共同作用,使細胞膜生成孔洞,可以促使癌細胞中起關鍵作用的分子泄漏出去。
此前的研究表明,MP1毒素這種抗菌的多肽物質能夠抑制前列腺和膀胱癌的癌細胞增長,還能在多藥物組合作用下抵抗白血病癌細胞。研究人員猜測,MP1毒素選擇性地殺死癌細胞的行為,可能與癌細胞細胞膜的特殊屬性有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研究人員設計了一些針對癌細胞細胞膜結構屬性的實驗,讓部分含有磷脂酰絲氨酸(簡稱PS)與磷脂酰乙醇胺(簡稱PE)兩種磷脂成分的細胞膜暴露在MP1毒素下。他們發現,PS的存在將MP1毒素與細胞膜的粘合能力提高了7倍到8倍,而PE的存在則增強了MP1毒素迅速瓦解細胞膜的能力,促使細胞膜上的孔洞加大20倍到30倍。
研究合作者若昂·魯杰羅·尼托說:“只消幾秒鐘,這些大的孔洞就足以讓細胞中的關鍵分子成分——RNA和蛋白質從細胞中溜走,細胞膜孔洞之大令人驚訝。"
另一位研究合作者保羅·比爾斯說:“通過攻擊細胞膜中的脂質成分來進行癌癥治療,會成為一種全新的抗癌藥物的模式,將對新型癌癥組合療法的發展有所裨益。"
未來,研究人員將嘗試改變MP1毒素的氨基酸序列,來探究多肽結構與其功能之間的關系,同時提高多肽結構應用于臨床上的潛力。
下一篇:腦科學研究專項實施方案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