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程成
- 電話:
- 021-60348496
- 手機:
- 18121453965
- 傳真:
- 021-51632657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加工園區
- 網址:
- www.qiyibio.com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微信掃碼進入微名片
《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雜志上發表了題為 “Discovery of Highly Potent 2-ulfonyl-Pyrimidinyl Derivatives for Apoptosis Inhibition and Ischemia Treatment” 的文章。該文章報道了一類具有 2 - 磺酰嘧啶母核的的新型細胞凋亡抑制劑及系統性的構效關系研究,并展示了其中兩個先導化合物(33 和 40)在大鼠的暫時性局部腦缺血模型上的明顯的保護效果。
異常的細胞凋亡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和缺血性損傷等許多重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目前,已報道的細胞凋亡抑制劑有 caspase 抑制劑,Bax 抑制劑和 Bid 抑制劑。然而,這些細胞凋亡抑制劑分別存在引發繼發性細胞損傷或活性較低的問題。因此,開發新型的細胞凋亡抑制劑,對于上述疾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此外,的細胞凋亡抑制劑也能夠作為研究基礎研究中的工具分子,參與揭示細胞凋亡信號通路的新成分和新機制。
通過基于表型的藥物研發流程,作者以在細胞水平高通量篩選而得到的苗頭化合物(EC50=4.0 μM)為出發點,根據其結構特點將化合物 1 分成五個片段,并逐一進行了結構改造,探索各片段的結構與化合物的細胞凋亡抑制活性之間的關系。經過系統的構效關系探索及活性優化,作者得到了活性較化合物 1 有 160 倍提升的先導化合物 33(EC50=25 nM)和活性較化合物 1 有 10000 倍提升的先導化合物 40(EC50=0.42 nM)。同時,根據構效關系分析,作者推測該類化合物是通過 SN2 反應與其靶點共價結合產生活性,并通過活性化合物與親核試劑的模型反應、該類化合物的細胞活性的可逆性研究進一步確認了該類活性化合物的共價結合的特征。通過顱內注射的給藥方式,化合物 33 和化合物 40 均在大鼠的暫時性局部腦缺血模型中展示了顯著的保護效果,減輕了由缺血 - 再灌注的損傷導致的腦組織梗死,進一步顯示了 2 - 磺酰嘧啶類細胞凋亡抑制劑在治療與異常細胞凋亡相關的疾病中的廣闊前景。此外,以化合物 33(Compound A)及基于化合物 33 改造的帶有生物素標簽的活性探針(compound biotin-A)為工具分子,王曉東實驗室于 2016 年報道了化合物 33 通過結合 SDHB,抑制細胞凋亡過程中電子傳遞鏈超復合體的解聚,進而抑制內源性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上一篇:*腸癌解明了大腸癌復發的機理
下一篇:華人科學家特異性靶向癌癥融合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