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用級果糖藥用輔料矯味劑和填充劑
果糖是一種為常見的己酮糖。存在于蜂蜜、水果中,和葡萄糖結合構成日常食用的蔗糖。果糖中含6個碳原子,也是一種單糖,是葡萄糖的同分異構體,它以游離狀態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漿汁和蜂蜜中,果糖還能與葡萄糖結合生成蔗糖。 純凈的果糖為無色晶體,熔點為103~105℃,它不易結晶,通常為黏稠性液體,易溶于水、乙醇和。D-果糖是甜的單糖。
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8倍,是所有天然糖中甜度的糖之一,所以在同樣的甜味標準下,果糖的攝入量一般只有蔗糖的一半。
過去認為使用果糖代替白砂糖,在相同甜度下可以減少熱量攝取,其升糖指數也很低,果糖在預防及控制病上較佳。但此觀點已經遭到反駁。
雖然有一少部分組織(例如精細胞和一些腸細胞)會直接利用果糖,但果糖的主要代謝是在肝臟。
相比食用葡萄糖飲料而言,在用餐時食用果糖飲料會導致胰島素和瘦素(leptin)的水平降低,饑餓激素(Ghrelin)水平升。研究者發現,由于胰島素和瘦素水平降低和饑餓激素水平升,大量食用果糖會導致體重增加。
實際上,對于果糖我們并不陌生,大多數水果中均含有果糖。而人類食用果糖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自原始時代起,就有人類食用蜂蜜的記錄,而蜂蜜就是典型的果糖與葡萄糖各占一半的混合糖漿。此后的數千年里,果糖一直沒有遠離人類的飲食,但由于加工工藝和技術能力的限制,果糖一直沒有大規模的占領人們的餐桌。直到上世紀70年代,美國一舉突破了生產果糖的技術瓶頸,開始了大規模工業化的生產果糖。此后,果糖的產量以每年遞增百分之30的速度迅猛發展。
在果糖產量越來越大的同時,其的優點也逐漸顯現。果糖與傳統的天然糖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升糖指數低,即GI值低,GI(Glycemic Index)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程度的指標。實驗證明,在同等條件下,如果將食用葡萄糖后所產生的血糖升指數當作100的話,那么食用果糖后,人體的血糖升指數僅為23,甚至有的能低至19,而蔗糖則達65。也就是說,食用果糖后人體血糖的升程度要遠遠低于其他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