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是很輕的金屬元素,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鋰輝石、鋰云母、透鋰長石等固體礦、鹽湖鹵水及海水中。鋰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在軍工、民用、航天航空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被譽為“推動世界前進的金屬",因此對鋰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一直以來都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隨著新能源行業的迅速發展,鋰的需求量逐年遞增,鋰的提取分離技術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國鹽湖鋰資源豐富,但因鎂鋰比高、分離難度大,目前尚未有效開發利用。開發適用于我國高鎂鋰比鹽湖鹵水的提鋰分離技術,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戰略意義。
隨著膜分離技術的不斷發展,膜分離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膜分離技術主要包括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和電滲析。除電滲析外,上述其他膜分離技術均為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膜法鹵水提鋰技術主要是納濾法和電滲析法。
納濾是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在膜兩側施加一定的壓力差可使一部分溶劑及小于膜孔徑的組分透過膜,大于膜孔徑的微粒、大分子、鹽等被膜截留下來,而實現鹵水提鋰分離的目的。其應用技術特點如下:
1、納濾精度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對分子大小在1nm以上或根據不同膜產品對相對分子質量為200以上的物質具有較強的截留能力。
2、納濾是以壓力差為驅動力的不可逆過程,推動力為0.5~2.0MPa,操作壓力低。
3、納濾膜大多為荷電膜,對離子具有選擇性,即使在較低的操作壓力下仍然對二價和多價離子有較高的截留率,對單價離子的截留率較低。
由于Donnan效應,納濾膜對不同價態的離子具有不同的選擇性,對二價和多價離子的截留率要比一價離子高,從而可以應用于鹽湖鹵水中鎂離子與鋰離子的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