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參多糖為北沙參根水提醇沉,分級精制,最后加入10%水提干粉混合而成。
【北沙參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主根細長,圓柱形,長達30厘米,直徑0.5~1.5厘米,很少分枝。莖下部埋沙內,直立,不分枝。基生葉具長柄,基部呈寬鞘狀,邊緣膜質;葉片革質,卵圓形或寬三角狀卵形,1~3回3出分裂至深裂。兩面疏生細柔毛或無毛;莖上部葉不裂,卵形,邊緣有鋸齒。復傘形花序頂生,密生灰褐色絨毛;花瓣5枚,先端內折;雄蕊5枚;子房下位,花柱基扁圓錐形,花柱2裂。雙懸果圓球形或橢圓形,直徑達1厘米,果棱有木栓質翅,被棕色粗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產地分布】栽培于肥沃疏松的沙質土壤或野生于海邊沙灘。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稍晾,置沸水中燙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凈直接干燥。
【藥材性狀】細長圓柱形,偶有分枝,長15~45厘米,直徑0.4~1.2厘米。表面淡黃白色,略粗糙,偶有殘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黃棕色。全體有細縱皺紋及縱溝,并有棕黃色點狀細根痕;頂端常留有黃棕色根莖殘基;上端稍細,中部略粗.下部漸細。質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淺黃白色,木部黃色。氣特異,味微甘。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甘、微苦。歸肺經、胃經。
【藥理研究】對心臟和血壓有一定的影響,如水浸液在低濃度時能增強離體蟾蜍心臟的收縮,高濃度時出現抑制作用,心室停跳,但能恢復,對在體心臟亦有作用。近年來藥理研究有較大進展,發現具有解熱止痛、鎮痛,免疫抑制等作用。
【化學成分】本品含花椒毒素、別異歐前胡內酯、東莨菪素、印度榅桲素、佛手柑內酯、開環異落葉樹脂酚、咖啡酸、丁香苷類化合物等成分。另據報道,含揮發油、氨基酸及北沙參多糖。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