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粘度計是一種使用量較多的粘度計種類,大多數旋轉粘度計使用注意事項我們都了解,例如:

旋轉粘度計
1、實驗室粘度計一定要保持水平狀態,否則長期使用會導致儀器出現故障或者測量偏差。
2、旋轉粘度計轉子放入樣品中時,要注意避免產生氣泡,否則測量出的粘度值會降低。正確的方法是將轉子傾斜的放入樣品中,然后再安裝轉子,轉子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被測量的樣品必須沒過規定的刻度。
3、在測量不同的樣品時,必須保持轉子的清潔和干燥,如果轉子殘留有其它樣品或清潔后殘留的水,也是會影響測量當年流體的粘度值的。
4、待測流體酸性PH值不能超過2,否則會腐蝕轉子,如果一定要測,那么需要選用特殊轉子,使用ULA時要確定好樣品量,因為其最小樣品量是有范圍的。
5、選擇符合要求的粘度標準液,并定期、按需校驗儀器,以保證測量的準確性。不同品牌的粘度標準液慎重選擇,因為適應性和測量范圍是有區別的。
6、旋轉粘度計讀數應該等待顯示結果穩定后,否則取得的數值會存在較大的誤差
7、選擇轉子時,選擇樣品的粘度和轉子測量范圍匹配的,如果是未知粘度的流體,就用試錯法來選擇。
8、連接轉子時要用左手輕輕托起并捏住心軸(主機上),右手旋轉轉子,保護好軸心和游絲,延長使用壽命。
旋轉粘度計準確可靠的測量因素:
一、儀器要周期性檢定?;蛘咴诒匾獣r自查以確定其計量性能合格,否則無法獲得準確數據。
二、注意待測流體溫度的控制,溫度是影響流體粘度的因素,需要控制在要求的±0.1°C范圍內。
三、外筒的選擇,旋轉粘度計不同的轉子(內筒)需要匹配相應的外筒,否則測量結果會有偏差。實際測量試驗過程中,要求粘度計安裝的外筒,即測量容器的內徑不低于某一尺寸。
四、正確選擇轉子或調整轉速,使示值在20~90格之間。指針式旋轉粘度計采用刻度盤加指針方式讀數,其穩定性及讀數偏差綜合在一起有0.5格,如果讀數偏小如5格附近,引起的相對誤差在10%以上,如果選擇合適的轉子或轉速使讀數在50格,那么其相對誤差可降低到1%。如果示值在90格以上,使游絲產生的扭矩過大,容易產生蠕變,損傷游絲,所以一定要正確選擇轉子和轉速。
五、頻率修正。國產儀器電流工作頻率在50Hz,供電頻率也是50Hz。日本和歐美的儀器,工作頻率60Hz,必須進行頻率修正,否則會產生20%的誤差,修正公式為:實際粘度=指示粘度×名義頻率÷實際頻率。
六、轉子浸入液體的深度及氣泡的影響。轉子浸入液體的深度是有嚴格要求的,必須按照說明書要求操作。氣泡的存在會給測量數據帶來較大的偏差,所以傾斜緩慢地浸入轉子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七、轉子的清洗,測量用的轉子(包括外筒)要清潔無污物。清洗時可用合適的有機溶劑浸泡,千萬不要用金屬刀具等硬刮,因為轉子表面有嚴重的刮痕時會帶來測量結果的偏差。
關于旋轉粘度計測量偏差影響因素,以及其原因我們都介紹過。三恩時粘度計廠家其實一直在不斷的強調大家注意這些事項,以免在操作測量旋轉粘度計的過程中,出現測量出現偏差或者錯誤的流體粘度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