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粘度計是很多用戶經常使用的一種儀器,原因是因其粘度測量簡單、結果準確,但是旋轉粘度計如果使用不當,那么也很容易導致測量出錯。下面我們總結分析一下旋轉粘度計測量出錯的原因有哪些?

博勒飛旋轉粘度計
1、儀器未放水平放置。其實我們在《粘度計為什么要保持水平狀態》中,就介紹過這一點。如果儀器未水平放置,那么儀器旋轉相關的部件會發生一些變化,從而導致儀器測量不準確。
2、儀器未校準。一般來說檢驗測量類儀器,在測量之前都是需要進行校準的,如果旋轉粘度計未校準,那么測量時也容易導致結果出現偏差。與校準相關的標準液,一般保質期為一年,而且校準液使用后盡量不要回倒回容器內。待測流體的溫度控制重要性,我們就不再多說了。
3、轉子安裝不標準。旋轉粘度計轉子安裝時應傾斜的插入裝有待測流體的燒杯中,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避免產生氣泡,影響儀器的測量精度。另外轉子安裝、拆卸時,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損壞轉軸元件,導致以后測量出現偏差。通常來說,轉子插入待測液體的深度也是有刻度標準的,不宜過深或者是過淺。如果是小量樣品適配器測量,那么不需要太多的樣品量,但同時轉子的大小也很小,注意避免損壞。
4、轉子轉速和轉子不匹配。轉子轉速和轉子匹配非常重要,是影響旋轉粘度計測量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我們知道待測流體的大致粘度范圍,那么我們可以通過相關的表格選擇轉子及其轉速;如果我們不知道粘度范圍,那么儀器測量時的讀數范圍應在10%-90%,不在這個范圍內的讀數,我們都需要調整轉子或者是轉速。
5、未等待儀器穩定后讀數。我們在測量讀數時,應該等待儀器轉子旋轉穩定后15秒左右再讀數,過早的讀數會讓數據出現一些偏差。
6、轉子未拆卸就清洗。有些用戶非常迫切,粘度計轉子尚未拆卸就開始清洗儀器,這樣做會導致儀器軸承或者其他元件出現磨損、偏差,后續的測量結果也會出現偏差。粘度計轉子應該小心拆卸下來后,單獨使用絨毛布這樣的軟體物體進行清洗,切不可使用金屬絲球清洗,以免導致轉子出現劃痕影響后續的測量結果。而且,我們在清洗時,盡可能的清洗干凈,避免轉子或者其他接觸液體的部件出現污垢。
7、粘度計轉子串用。有的用戶可能有多臺同一個型號的旋轉粘度計,可能會將多臺儀器的粘度計轉子混用、串用了,這樣也是不對的,也很容易導致測量結果出現偏差。
8、儀器未定期檢定。通常檢測測量類儀器,都需要在年度周期內進行定期檢定,以發現儀器存在的問題,或者保持儀器的狀態。如果儀器檢定后發現問題,那么應該及時的讓儀器廠家進行修復,切不可私自進行修理。
旋轉粘度計的一種精密的測量儀器,其精確的測量結果被用戶喜愛。但是如果使用不當,旋轉粘度計測量還是會出現偏差或者是錯誤的,我們上述介紹了一些粘度測量容易出錯的原因,希望用戶在使用時能夠盡量的按照粘度計使用標準來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