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通過對計算機化系統的驗證,夯實企業數據可靠性的建設,提升企業質量文化,終保障產品質量和病患的用藥安全。
背景
自2012年年底開始,美國FDA的警告信(Warning Letter)和483開始關注計算機化系統驗證的發現項,一直到2015年開始對數據可靠性(Data Integrity)的重視,越來越多的監管重點放在數據可靠性的各個方面,“數據治理”成為制藥行業以及生命科學領域關注的熱點之一。
從開始出現數據可靠性問題的生產企業質量控制實驗室,到生產車間的自動化系統設備,擴展至對藥品生命周期中產品研發階段數據可靠性的關注,讓行業越發認識到數據可靠性的重要性。
計算機化系統驗證
當前,在生命科學產品的生命周期中,如藥品研發、技術轉移、商業化制造以及流通等不同階段、不同領域和不同類型活動中對信息技術(IT Technology)與計算機化系統的使用在不斷增長,并且系統會產生更多數據來支持產品的開發與生產。另外,計算機化系統的應用范圍從簡單的單機到大型集成的、復雜的系統,其中許多系統對所生產的藥品質量產生直接影響。質量管理者的關鍵決策與行動通常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因此數據可靠性性,無論以電子或紙質形式的數據,對于行業、藥品監管機構和病患來說都至關重要。
狹義的計算機化系統(Computerized System)是計算機系統(Computer System),通常由軟件、硬件和固件組成。可以認為是控制系統(Controlling System)。
廣義的計算機化系統包含,1. 含計算機系統,2.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和設備設施的受控的功能或工藝(例如,SOP),3. IT基礎設施。如下圖:
參考PIC/S - Good Practices For Computerized Systems In Regulated “GxP” Environments PI 011。
計算機化系統是一個流程,而不是單一的設備或儀器。因此,需要對其進行適合的驗證工作。在行業指南中,已經對系統分類有了比較詳細的描述(例如, ISPE GAMP 5中對系統分類的描述和相關驗證需求)。
計算機化系統的驗證工作,應該不于受控的功能或工藝的確認工作。例如,確認HPLC的進樣采集工作。而HPLC控制系統的功能應用模塊是真正創建或處理采樣原始數據,并輸出檢驗數據的關鍵數據流(data flow)。當產品的雜質含量檢測數據是關鍵質量屬性(CQA)時,其可能出現的質量風險就不能忽視。因此,對控制系統(往往是應用軟件)的驗證工作,應該作為主要的質量驗證工作之一,并在驗證主計劃中體現。一套已通過驗證的HPLC系統,應能證明其創建、處理、輸出和存儲數據是受控的。
計算機化系統驗證與數據可靠性的關聯
計算機化系統的驗證是以文件形式證明這個系統或流程是可靠的,準確的和可持續的,大限度的降低數據被未授權訪問、篡改或刪除的風險,并能夠保證在出現以上情景時,會有相應的機制和控制措施,實時的、完整的和自動的記錄在系統日志中(例如審計追蹤),便于企業的質量部門進行質量審核和周期性產品質量回顧工作。但從根本上講,計算機化系統驗證是不能*確保數據可靠性的。換而言之,數據可靠性不能僅依賴計算機化系統驗證來得到實現。確切的說,計算機化系統驗證為數據可靠性的合規基礎。計算機化系統驗證是以風險管理工具、科學的方法和以文件的方式體現GxP相關的計算機化系統是受‘管控’的。但真正能讓這套受管控系統達到數據可靠性的需求,需要對人員、工藝流程、操作環境和操作規范都要有相應的質量合規要求。
隨著企業向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穩步推進,可以預見更多的企業根據發展需求,會運用更*的IT基礎設施。IT基礎設施雖然不直接產生或影響關鍵數據,卻是GxP相關的計算機化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石。良好和*的IT基礎設施能夠幫助大型集團化制藥企業,更有效和更經濟的管理其日常的財務、研發、生產、質量、質控、倉儲、工程維保等工作。通過集成化管理,大量的減少對受控系統的配置和日常維護工作。如何正確和的使用IT基礎設施,而不影響企業全局的質量文化和數據可靠性是企業質量部門的另一個關注點。
總結
為了幫助企業能夠擁有良好的數據治理(Data Governance),通過計算機化驗證的工作來保障數據可靠性,有如下建議:
參考文獻: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