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此一次性使用系統干貨分享系列的第3篇
在生物制藥行業中,從R&D(研發)到cGMP臨床試驗,再到商業化生產,上游工藝中一次性系統的引入需要保證細胞保持卓越且穩定一致的生長性能。
因此,對處在行業上游的生物技術企業而言,提供的工藝解決方案和產品需確保細胞穩定一致的生長,這一點至關重要,并且,除了需保證細胞穩定一致的生長外,為了提高最終藥品產量,行業目前正朝著提高細胞培養密度,增加蛋白生產滴度兩個方向發展,這也對相關生物技術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些年,隨著一次性技術進入到細胞培養工藝中,市場上偶有發現細胞生長情況出現不一致的現象。經研究,來自安進公司的Hammond等人發現了一種會影響細胞生長的降解產物,那就是:雙1(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bDtBPP)。

帶你了解這個“神秘”的bDtBPP的
前世今生
一次性工藝袋中最核心的原材料便是生物薄膜,而薄膜的原材料是各種聚合物,通俗講就是塑料粒子。大量的塑料粒子通過共擠工藝繼而形成工藝袋所需的生物薄膜。
通常情況下,為保護聚合物在薄膜擠出過程中和伽馬射線照射過程中不被氧化,生產商會在塑料粒子中加入抗氧化劑,從而防止薄膜在加工過程及使用過程中因降解造成的性能下降。
抗氧化劑分很多種,主要品類是受阻酚類和亞磷酸酯類,通常兩者會配合使用。其中顯著助影響細胞培養的是亞磷酸酯類抗氧化劑中的一種,叫TBPP,也就是168。事實上168本身并不會影響細胞生長和培養,但它經過輻照后產生的子產物bDtBPP會顯著抑制細胞生長。
所以,為了保證膜材性能,抗氧化劑在生物薄膜中是必然存在的,但只要在原料選擇及制膜過程中嚴格控制168的濃度和配方,生產出的生物薄膜對細胞培養便沒有影響。
看到這里,屏幕前的你可能會問“那你們樂純生物的LeKrius®生物工藝薄膜如何呢?”
LeKrius®生物工藝薄膜(以下簡稱“LeKrius®膜”)是樂純生物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款生物薄膜,從原材料選擇到制膜配方再到生產供應皆由樂純生物自主控制。

LeKrius®生物工藝薄膜
此款工藝薄膜在生產制造過程中不添加任何抗氧化劑,從源頭便避免了對細胞培養的影響。除此之外,我們還對LeKrius®膜做了細胞生長實驗和蛋白吸附實驗,并就膜材對細胞培養的影響做了充分的驗證。
LeKrius®生物工藝袋
今天,我們就來用Show一下具體的實驗數據!
01
細胞培養實驗
| 實驗目的
測試不同膜材對CHO K1及 CHO DG44 細胞生長密度及細胞活率影響
| 實驗參數
細胞種類:CHO K1及 CHO DG44
培養基提取條件:37℃,3 days
面積體積比:3 cm2/mL
實驗型號:
• LeKrius®膜
• 某同類型膜
• 陰性瓶子對照

| CHO K1細胞密度及活率實驗結果


CHO K1細胞株培養實驗結論:
活細胞密度與瓶子培養基本持平 ,優于某同類型膜;
在14天細胞培養過程中,細胞活率接近。
| CHO DG44細胞密度及活率實驗結果


實驗結論:
以CHO DG44細胞株的活細胞密度、細胞活率數據來看,使用LeKrius®?膜進行細胞培養性能充分匹配工藝需求;LeKrius®?膜可保持較高細胞活率,并不會隨培養時間發生明顯變化。
02
蛋白吸附實驗
| 實驗目的
通常情況下,培養基里會有很多蛋白添加,如果可以減少吸附,將會保證細胞培養效率
| 實驗參數
①以膜材制成2L儲液袋,經25-40kGy伽馬輻照;
②測試5.0 mg/mL的BSA溶液蛋白濃度;
③將BSA溶液加入儲液袋中,面積體積比為3 cm2/mL;
④條件為37±0.5℃的環境下分別放置5小時,1天,3天,1周;
⑤取出后,測試儲液袋中BSA溶液的蛋白濃度
| 實驗結果

| 實驗結論
①LeKrius®膜蛋白吸附率極低,可忽略不計;
②液體接觸層ULDPE業界化學惰性良好,蛋白吸附極低;
③吸附不會隨時間延長而增加;
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LeKrius®膜不管從細胞培養密度、細胞培養活率還是蛋白吸附率來看,都擁有優異的性能表現。

通過以上介紹及實驗數據和結果,相信大家一定了解膜材的選擇對于細胞培養會產生的影響如何。
作為中國較早一批專注于生物制藥產業鏈上游一次性耗材、設備及解決方案的服務商,樂純生物始終堅持以科研為導向,發展至今已形成SUS、過濾純化及細胞培養三大產品體系。
針對配液與儲液應用,除現有標準產品外,樂純生物還可以根據客戶不同的工藝應用場景,匹配定制不同用途的一次性工藝袋,如下圖所示:

如有任何需求,歡迎長按識別/掃描下方二維碼,留下您的聯系方式。

也可直接長按識別下方企業微信二維碼聯系產品專員進行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