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式換熱器的工作原理:流體進入水箱后,被管板引流到傳熱管束內。通過長長的U形管束的加熱后,從右端頂部流出。熱側流體從左端頂部入口流入,從右端的側面流出。中間有兩個蒸氣注入孔。正常運行的時候,水位在50%左右。也就是下半部傳熱管泡在水里,而上半部傳熱管處于蒸氣中。蒸氣在冷凝的過程中把汽化潛熱傳遞給管內的水。
螺旋管式換熱器傳熱管內流動的流體稱為管側,管外流體稱為殼側。傳熱管壁和管板是兩側流體的分割板。傳熱管通常采用脹接或焊接的方式和管板上的孔對接。通常把壓力高的一側設計在管側,壓力低的一側設計在殼側。這主要是由于管子比殼更能夠承受壓力的緣故。
螺旋管式換熱器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故障的零件是管子。介質對管子的沖涮,腐蝕等作用都可能造成管子的損壞,因此經常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故障,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修理。
螺旋管式換熱器常見的故障有管壁積垢,管子泄露等。
1、管壁積垢的清除
在管子的內外壁上,由于介質的經常存在,很容易形成一層積垢。積垢的形成會直接降低效率,因而應及時進行清除。對管子內壁積垢的清除方法,可采用機械法和化學除垢法進行修理。
2、泄漏的修理
管束是由許多管子排列而成的,介質的沖刷腐蝕時管子泄露的主要原因。對管子進行修理之前,必須做好管子泄露情況的檢查。
常用的檢查管子泄露的方法是:
在冷卻水的低壓出口端設置取樣管口,定期對冷卻水進行取樣分析化驗。如果冷卻水中含有被冷卻介質的成分,則說明管束中有泄漏。然后再用試壓法來檢查管束中哪些管子在泄露。
檢查時,先將管束的一端加盲板,并將管束浸入水池中,然后使用壓力不大于1×100000 Pa的壓縮空氣,分別通入各個管口進行試驗。
當壓縮空氣通入某個管口時,如果水池中有氣泡冒出,則說明這個官子有泄漏,即可在管口上作上標記。此方法對所有管子進行檢查,最后根據管子損壞的多少,運用不同的修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