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均大大增加,加之環境檢測技術的進步,在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水源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的檢出率和檢出種類日益增加,引起了人們對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的廣泛關注,有效解決水質安全問題已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的水質指標數量由原標準的35項增至106項,其中毒理指標中有機化合物由5項增至53項,占新增指標的67%。然而,常規飲用水處理工藝(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對大部分微量有機污染物去除率較低,常常無法滿足目前的水處理需求。(數據來源于互聯網)
納濾膜的孔徑界于反滲透膜和超濾膜之間,近年來在我國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納濾膜操作壓力低,對預處理的要求相對于反滲透膜簡單,可對原水部分脫鹽和軟化,可進一步去除有機污染物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出水口感好,是一種適合于在優質飲用水生產中采用的膜過濾技術。其技術特點如下:
1、納濾膜對自來水中的無機離子具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對微量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也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可有效保證直飲水水質。
2、納濾膜不僅可以有效去除細菌、病毒、寄生蟲、降低飲用水硬度等,而且具有出水量大、水質優、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占地面積少等優點。
優質飲用水在去除原水中對人體健康有害物質的同時,適量保留了其中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礦物質。與常規水處理技術相比,納濾膜過濾技術具有少投甚至不投加化學藥劑、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易于實現自動化等特點,具有廣闊的發展和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