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電子水尺:保障橋梁上列車順利行駛,避免因水位過高引發安全事故【型號推薦:TH-SC24,物聯網一體化設備,云境天合支持定制服務】在高鐵網絡與氣候風險交織的時代背景下,橋梁電子水尺正成為守護鐵路動脈的“數字安全閥”。該設備突破傳統水位監測的精度與響應速度瓶頸,通過毫米波雷達與光纖傳感技術的跨界融合,將平面掃描雷達、分布式光纖應變監測與AI圖像識別算法集成于防撞護欄嵌入式終端,既能通過高頻電磁波穿透雨幕實時解析橋下水位高度,又能利用光纖布拉格光柵的微應變感知能力捕捉洪水沖擊導致的橋梁撓度變化,配合深度學習模型對漂浮物撞擊、橋墩渦振等干擾信號進行智能甄別,在跨江跨海特大橋、山區峽谷橋梁等復雜水文環境中構建毫米級精度與毫秒級響應的立體監測網絡。其核心傳感器采用仿生仿鯊魚皮表面結構與自清潔涂層設計,配合太陽能供電與5G無線通信模塊,既能承受洪水沖刷、船舶撞擊等工況,又能在市電中斷時通過超級電容維持72小時不間斷運行。系統內置的智能預警平臺支持多級聯動響應,當監測到水位超限或橋梁結構異常時,既能通過聲光報警觸發鐵路限速指令,又能聯動物聯網平臺生成洪水演進模擬與橋梁健康評估報告,讓每一道洪峰都成為可預判的安全閾值,真正實現從“被動防護”到“主動預警”的鐵路防洪模式升級。
設備組成:主機、水尺節、采集器、供電系統、立桿
工作原理:利用水的微弱導電性原理,使用先進的處理器芯片做為控制器,通過測量電極獲取水位數據,經CPU數字編碼、分度、采樣、數字化處理后進行傳輸,然后采用有線或無線的通訊技術,將水位數據發送至監控中心或軟件,發揮水位實時監測和預警的作用。
供電方式:太陽能供電,30W、20AH
傳輸方式:2G無線傳輸,可選配4G
安裝方式:壁掛式
設備精度1cm(全量程等精度)
分辨率:1cm
單元節規格:80cm
測量長度:80cm*3
通信接口:標配RS485,可選配4G、4-20ma、0-5v、0-10v
參數配置:配置工具配置具體參數
工作模式:空高模式、測量水深模式、測量傾斜模式
最大功耗:主機最大功耗1W,水尺節最大功耗0.05W
控制卡關:RS485默認帶一路繼電器輸出,可任意關聯報警事項輸出或用于水位上下限控制。
安裝打孔尺寸:86.2mm
安裝孔直徑:10mm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