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殺菌機的工作原理
巴氏殺菌機(Pasteurizer) 是一種通過低溫加熱殺滅食品(如牛奶、果汁、啤酒等)中病原菌和腐敗菌的設備,同時盡可能保留食品的風味和營養(yǎng)成分。其核心原理基于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提出的巴氏殺菌法。
工作原理
加熱階段
食品(如牛奶)被泵入殺菌機的熱交換器,通過熱水或蒸汽間接加熱至 72°C~85°C(具體溫度和時間因產品而異)。
例如:
牛奶:72°C 保持15秒(HTST法,高溫短時)。
果汁:88°C 保持1分鐘(根據pH調整)。
保溫階段
加熱后的食品流入保溫管或保溫罐,在設定溫度下保持15~30秒,確保病原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大部分腐敗菌被滅活。
冷卻階段
食品通過熱回收段與未加熱的冷原料進行熱交換,預冷后再進入冰水冷卻段,快速降溫至 4°C以下,抑制殘留微生物繁殖。
關鍵特點
精準控溫:通過PLC或PID控制系統(tǒng)維持溫度波動±0.5°C。
熱回收設計:利用熱交換器回收熱能(節(jié)能30%~50%)。
非滅菌:保留部分耐熱菌(如芽孢),需配合冷藏保存。
常見類型
板式巴氏殺菌機
通過不銹鋼板片換熱,適合低粘度液體(牛奶、果汁)。
管式巴氏殺菌機
采用套管換熱,適合含顆粒的流體(如果醬)。
隧道式巴氏殺菌機
用于包裝后產品(如瓶裝飲料)的噴淋加熱殺菌。
應用范圍
乳制品:鮮奶、酸奶、奶酪。
飲料:果汁、啤酒、植物蛋白飲料。
其他:蛋液、糖漿、調味品。
與超高溫滅菌(UHT)的區(qū)別
參數巴氏殺菌UHT滅菌
溫度72°C~85°C135°C~150°C
時間15秒~30分鐘2~8秒
保質期冷藏7~10天常溫6~12個月
風味/營養(yǎng)保留較好部分損失(如維生素B、C)
注意事項
設備清洗(CIP):每次使用后需用酸堿液循環(huán)清洗,防止微生物滋生。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