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中國藥典》的發布,標志著中國藥品質量控制邁入新階段。其中,微生物檢測領域的最大變革聚焦于培養基適用性檢測的全面升級——“每批次培養基適用性檢測”新規正式寫入通則,。這一調整直接擊中了藥企實驗室的合規痛點。一場席卷藥企實驗室的風暴正在逼近。
檢測頻率升級:同一批脫水培養基從“若采用已驗證的配置和滅菌的程序制備且過程受控,可只進行1次”變為“每批次的配制培養基必須檢測”。
配制環節:原料稱量、配置、pH調節、滅菌,需4小時/批次
檢測環節:需完成5~6種標準菌株的促生長能力測試
存儲效期驗證及管理:為減少配置滅菌批次,需延長存儲效期,增加了效期驗證及管理。
文檔管理:每多增程序都需記錄及歸檔管理。
驗證耗材成本:標準菌株、對照品培養基使用量暴增
設備:滅菌設備、超凈臺、生物安全柜等專用設備年維護成本。為增大每批次配置量,可能還涉及到滅菌設備的更換,及安裝場地的考慮。
每多增一道程序,多一層合規風險。每個配制滅菌過程及檢測過程等都需要記錄在案,過程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等,不能出一絲紕漏。否則就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2024年5月,某上市藥企因生產場地檢查缺陷收到FDA發布的483表格,導致其產品在美申報上市受阻,這一事件為全行業敲響了QA/QC的警鐘!FDA及EMA的檢查標準極為嚴格,覆蓋生產環境、設備維護、文件管理、數據完整性等要求。
雙重溯源體系:外包裝批號+瓶身二維條形碼,5秒完成數據鏈追溯。
產業化生產配制,過程可控:德國工藝+本地化服務雙保險
免配制及檢測程序,除購回需驗收外,后期使用時的人工成本投入、設備投入都降為0,高效率
不再需要配制培養基和做培養基適用性檢查,這樣每天檢測的產品批次大大提高。
大直徑隔墊易于操作人員安全高效刺入;
鉗口蓋上的透明安全罩,可保證高級別安全性;;
彩色螺旋蓋及標簽易于分辨培養基,使操作更流暢
經滅菌的雙層包裝,確保環境安全,降低交叉污染。
如果您對默克成品培養基或相關產品感興趣,歡迎聯系廣州東銳科技有限公司(華南區代理商)獲取更多信息。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