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刻膠是目前半導體行業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光刻膠可以根據其主要單體的類型進行分類,對單體的識別可以快速判定其類型。除單體外,影響其應用性質的成分還包括溶劑、引發劑、光感劑等,通常來說這些成分會隨膠乳的應用場景變化而有所調整。
珀金埃爾默公司的熱重-紅外-氣質聯用三聯機,可以針對這類稍復雜樣品進行準確的成分識別,從而評估其光化學特性及應用場景,并針對一些逆向相關的工程應用提供數據性的支持。
實驗方案
液體光刻膠樣品1份。
TGA 8000-Frontier-Clarus 690/SQ8T,聯用模塊為TL9000型號。全部儀器及聯用模塊來自于珀金埃爾默。
樣品稱量方式及用量:使用10µL移液槍移取粘稠液體樣品,每次測試共移取3次,置于陶瓷坩堝中。由于樣品粘度較大,實際取樣量小于30µL,樣品實際質量由熱重確定。
• 熱重
氣氛:99.99%氮氣;
流量:20ml/min(爐體吹掃);40ml/min(系統吹掃);
測試溫度范圍:30℃-700℃;
升溫速率:20℃/min。
• 紅外
掃描范圍4000-600cm-1,分辨率8cm-1,累積1次,連續掃描。
• 質譜(在線模式,連續測試)
樣品進行一次在線模式(質譜連續掃描產物)測試。測試中柱溫箱250℃保溫;離子源溫度:250℃;質荷比范圍:m/z=35~300。
• 氣相色譜-質譜(分離模式)
根據在線質譜測試結果,選擇樣品260℃、300℃、400℃、460℃及510℃逸出氣體進行離線GCMS測試。氣相色譜溫度梯度:以10℃/min速率,從50℃升溫至250℃,恒溫10min;色譜柱:Elite-5(5%苯基固定相,0.25μm,0.25mm,30m);離子源溫度:250℃;質荷比范圍:m/z=35~300。
實驗結果與分析
樣品的幾次熱重測定曲線比較接近,表明樣品具有較好的均勻性。由于樣品黏度大,個別重量曲線有少許波動(對應于加熱過程中氣泡的產生及破裂)。樣品體現多步失重,各失重步驟在常規升溫速率下難以分開。樣品氣體混合程度很高,紅外的表征受限制很大,主要使用質譜數據進行分析。
圖1.樣品熱失重曲線。5次測試疊加顯示(點擊查看大圖)
質譜在線模式的TIC圖中可以看到至少5個逸出過程。
圖2.樣品質譜在線模式的TIC圖(點擊查看大圖)
選擇不同質荷比離子作圖,可以明顯看到,不同離子隨時間的強度變化曲線差異很大。為獲得不同溫度點的釋放氣體信息,選定5個溫度點,分別進行氣體采集并進行GC-MS分析(離線模式)。
圖3.樣品質譜在線模式結果,不同質荷比離子隨時間響應差異較大(點擊查看大圖)
樣品在5個溫度點釋放氣體的GC圖如圖4-圖8所示,各圖中主要譜峰歸屬列于表1。
圖4.樣品260℃組分GC圖(點擊查看大圖)
圖5.樣品360℃組分GC圖(點擊查看大圖)
圖6.樣品400℃組分GC圖(點擊查看大圖)
圖7.樣品460℃組分GC圖(點擊查看大圖)
圖8.樣品510℃組分GC圖(點擊查看大圖)
表1.樣品各溫度點釋放氣體GC圖主要譜峰指認(點擊查看大圖)
對樣品成分進行初步分析
偶氮二異丁腈(AIBN,保留時間3.77min)是高分子固化中使用的重要聚合引發劑,在260℃的逸出氣體中能夠明顯檢出;其他主要檢出成分中無明確對應引發劑的成分,因此該光刻膠的引發劑應為單純的AIBN;
在各溫度點鐘均可檢出的1-甲氧基-2-乙酰氧基丙烷(保留時間3.03min),是光刻膠樣品較常使用的溶劑;
在各溫度點中均可檢出的蒎烯/蒎烯同系物/蒎烯異構體,來源于異冰片酯類物質在質譜EI源轟擊下的碎裂;
正丁醇(保留時間2.37min)在260℃的逸出氣體中未明顯檢出,而在更高溫采集的氣體中均有檢出。考慮到丙烯酸丁酯(保留時間3.23min)以及甲基丙烯酸丁酯(保留時間3.85min)在更高溫氣體中的檢出,可以判定正丁醇并非來自于溶劑,而是來自于丁酯類物質的碎裂;
在高溫區(>460℃)檢出的對羥基乙苯/對羥基異丙苯/對羥基苯乙烯,通常來自于苯丙烯。苯丙烯是一些光刻膠材料中常用的單體;
二苯乙二酮(保留時間13.67min)是光刻膠類樣品使用的光感劑之一,在各溫度點以原始形態及縮酮形態(二甲醇縮二苯乙二酮,保留時間14.34min)檢出。
根據以上結果,可以對該樣品的組成提出定性判斷
聚合單體類別1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該類單體在各種碎裂模式中產生: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正丁醇、蒎烯及其各類同分異構體等;
聚合單體類別2
苯丙烯;在各種碎裂模式中產生:對羥基異丙苯、對羥基苯乙烯、對羥基乙苯;
引發劑
偶氮二異丁腈(AIBN);
光感劑
二苯乙二酮;對應產物中的二苯乙二酮及二甲醇縮二苯乙二酮;
溶劑
1-甲氧基-2-乙酰氧基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