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參數
組成結構
如圖1所示:油壓升降載紙臺、釘車主機、成品輸送架、滾筒架。
■載紙臺由液壓油泵驅動油缸進行升降動作。安裝有上下極限位置行程開關,并安裝有下極限機械限位裝置進行保護。光眼控制自動上升,維持工作人員的給紙高度,紙板用完后自動下降,減少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釘車主機包括:紙板輸送機構、上下釘頭、成品記數。
紙板輸送機構包括:上下四根傳動膠輪及送紙膠輪、后擋板調節裝置、左右擋板、傳動機構等組成。
送紙輪調整間隙用電動調整裝置,適合各種類型不同厚度紙板。釘頭復合式傳動設計,結合齒輪箱式及鏈條式傳動的優點易于維修、保養,故障率低傳動。
■電控系統:
彩色觸摸屏提供良好的人機界面,完成釘距自動設定、加強釘的設定以及取消、故障查找等。
PLC可編程控制器系統穩定可靠。
交流伺服馬達控制紙板前進、停止,保證釘距的均勻、。
■自動記數光眼對成品進行自動記數統計產量,并且可以設定分離送出,配合后段的結束機作業。
■ 釘箱機的關鍵是釘車以及釘頭的質量。釘頭采用特殊鋼材精密研制而成,型擺動式成型塊,動作輕巧、實在。
基本操作
■釘箱前的準備過程:
根據紙箱的搖蓋調整主擋板的位置;調整左右擋板的位置以及上下釘頭的位置,要注意左右擋板不能夾的太緊,應保證紙板插入、拔出順暢;機械調整完成后進行觸摸屏電腦的設定:
紙箱高度=原紙箱高-40mm
紙箱釘數
紙箱釘距
是否要加強釘等設定工作
單片、雙片選擇
以上工作均設定完畢后,就可以進行釘箱了。
■釘箱的實際過程:
由伺服馬達進行紙板的進給,釘車馬達帶動釘頭完成釘箱。釘頭電機驅動的并裝有離合器及制動器的傳動軸在離合器作用下驅動曲柄機構實現釘箱動作,當完成*釘動作時,紙板后擋板拾起紙板,由曲柄機構以步進方式動作帶動送紙輥輪轉動,達到預定的釘距后停止,立即進行第二釘作。
故障排除
■釘頭不打釘
釘頭馬達不運轉,檢查電磁閥是否跳脫。
釘頭離合器沒有動作。
釘頭內卡釘,拆開釘頭側蓋取出沖頭清潔,加潤滑油后重新裝入。
自動啟動開關未啟動。
單片、雙片選擇開關置于單片,紙張送入時不能自動打釘。
上釘頭擋板光電感應開關沒有動作,調整光電開關感應距離。
感應不到下導軌軸心,造成紙未送入即打釘。
■釘頭連續打釘
固態繼電器損壞,更換直流固態繼電器。
接近感應開關故障。
■釘頭定位不準確
檢查F3保險絲34—35(AC)。
F9保險絲50—51(DC)。
剎車器線圈電阻線15Ω。
■左右檔紙板齒型送紙皮帶不運轉
熒幕顯示伺服異常,關掉電器箱內總電源3分鐘在開機即可復歸。
檢查齒型皮帶傳動栓槽軸是否可轉動,排除故障后,按下熒幕指示復歸鍵即可恢復運轉。
伺服馬達超電流使用,按下控制箱10Hp電磁開關下方白色塑膠柄,即可恢復。
項式
■左右檔紙板送紙皮帶于打釘后連續運轉
右檔板計數光電感應強度太強,調整電眼側面一字型旋鈕,順時針強度增加,反時針方向轉弱。
■紙板送入后檔板不打開
檔板光電沒有感應,應調整感應距離,但不可調太長并避免感應到其他東西。
釘頭卡釘,拆開釘頭取出碎釘并清潔。
■勾釘不良
送線長度未達36mm,檢查送線輪彈簧是否太松或導軌偏移造成送線困難。
送線輪固定螺絲松開,軸心不正齒輪絞合歪斜。
釘線不符合本機規格。
釘頭底模與沖頭位置不正。
■釘距不準確
壓力表壓力不足2bar。
齒型皮帶已磨損,高低不一致。
左右兩側擋板靠的太緊,導致送紙不順利。
■紙箱成型后上下蓋長短不整齊
齒型皮帶上下磨損嚴重,兩邊皮帶間隙太大或不一樣。
送紙沒有送到擋板處定位,就踩開關打釘。
紙箱壓線不夠深,紙箱未打釘前對折即歪斜過大。
維護保養
半自動釘箱機的故障率較低,可靠性較高,保養是非常關鍵的,因此要作好以下工作:
■上釘頭沖頭每天潤滑一次,每30天拆開釘頭清潔并加油
■下釘頭因釘線電鍍小屑往下掉累積在沖頭內,故必須經常清潔,拆開釘頭
清潔加油后裝回
■送紙皮帶栓槽軸左右擋板三個齒輪,30天抹黃油一次
■離合器、剎車器不能有油水進入
■伺服馬達必須保持清潔,避免灰塵覆蓋,要經常對伺服馬達驅動器散熱濾塵網進行清潔
■電器控制箱保持清潔,避免灰塵覆蓋造成短路
■內、外送線輪軸要保持靈活,使用黃油潤滑
■釘頭固定軸及左右擋板固定軸,在移動時須清潔并機油潤滑
■上、下釘頭傳動軸、栓槽軸、傳動螺桿機油潤滑
■ 動力傳動箱內,齒輪及鏈條30天抹黃油潤滑(文/孫學福)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