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床醫學工程與醫療設備管理的關系
醫院醫療設備管理部門應是在分管院長領導下的技術型職能管理部門。醫療設備管理的內容有:
1、行政性管理工作包括醫療儀器設備的計劃、審核、論證、采購、倉庫保管、帳目、檔案管理、報損、調撥,對儀器設備的使用監管與考核,效益評估,統計報表,事故處理,安全檢查,協調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等。
2、技術性管理工作包括儀器設備的安裝、調試、驗收、保養、維修,報廢鑒定,安全、質量檢側評價,計量器具的校正管理,對使用操作人員的培訓、指導,確認各類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與臨床配合對醫療儀器設備的改造、革新、研制。
二、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地位與作用
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是臨床醫學工程的主體和體現。由于歷史原因,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在醫院設備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是很微妙的,在醫院早期設備管理任務較少,醫學工程技術人員主要來源于電工、鉗工、電器維修人員的改行,主要工作是器械、儀器、設備的維修,地位等一般工人。隨著醫院的發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部分醫學院和工學院相繼開設了醫療器械維修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畢業后學生紛紛進人醫院從事醫療儀器設備的維修工作。很多醫院特別是大型醫院的設備管理部門取名為生物醫學工程科,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等同臨床醫療技術人員,有了自己的學會和職稱晉升。
二十一世紀初隨著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有的醫院將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劃人后勤服務,有的醫院將設備管理部門也劃人后勤服務里面,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地位落人低谷。現代醫療設備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大規模集成電路器件的采用,機械化生產電路板,使故障的查找難度增大或找到故障無配件更換。許多廠商特別是大型設備廠商已將醫療設備售后維修當作一項重要收人,對醫院實行維修壟斷,不提供完整技術資料和配件來源,配件性很強,兼容性很差,制約了維修工作開展,出現了維修能力危機,崗位危機,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在醫院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已存疑問。
我們認為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是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必*。雖然維修作用弱化,但在設備的安裝、驗收、報廢鑒定、安全質量管理,計量管理,設備的正確操作使用的監管,保養維護、校調,沒有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是無法完成的,常規設備、大型設備的小問題及時修復是需要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設備外請維修的報價確認也需要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參與,以免被詐。現在在設備修理方面有三種情況:
①
買保修;
②請社會上維修專業部門人員修理;
③本院醫學工程技術人員自己修理。可根據醫院設備維修隊伍的實力和能力定奪。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作用應從主要從事維修轉人技術性管理工作。
三、臨床醫學工程在醫院生存的法律、法規依據
雖然醫院設備管理的職責和任務在醫院這一級得到*,并有自己的學會和刊物,但沒有相應的法規和行政領導管理部門的對應。本來弱化政府行政權是個說法,但無政府導向仍是缺憾。涉及醫療設備管理的法規有國務院頒發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主要針對醫療器械生產、銷售與購置。三部委頒發的《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辦法》(2005年3月1日實施)。衛生部頒發的《醫療衛生機構儀器設備管理辦法》。
1996年9月20日發布實施,是醫院醫療設備管理的較為詳細的法規文件,至今都具有指導作用。其他有關法規都為公共法規。但衛生部2002年12月27日出臺《關于醫療衛生機構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的指導意見》(試行)文件卻將設備管理納人后勤管理,將設備維修納人后勤服務里面,基本否認了%年9月20日文件。2003年2月又出臺一個《衛生部部屬(管)單位設備管理制度》(討論稿),基本是%年9月20日文件內容,但范圍是衛生部部屬單位,并不見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有關職責,又因是討論稿不具備法規效力。
zui近網上查到衛生部醫療設備管理對口部門由計財司改為規劃財務司,裝備處變為基建裝備處,于醫療設備有關的職責是:
①統籌規劃與協調全國衛生資源配置;
②擬訂國家衛生建設和裝備標準。
衛生廳醫療設備管理部門裝備處也不見,只見規劃財務處,與醫療設備有關的職責是:
①統籌規劃與協調全省衛生資源配置;
②組織監督實施衛生裝備的國家標準。可以說衛生部對醫療設備管理工作缺乏認識與重視,*一部具有指導作用的96版法規也被弄得不明不白。對此我們認為應該通過學會和專家與全體同仁呼吁,國家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即衛生部應出臺新的醫療衛生機構儀器設備管理辦法,明確行政管理組織,明確醫院醫療設備管理職責與任務(事實證明將醫療設備管理劃入后勤管理是不恰當的,是很不利于醫院的醫療設備管理的),明確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在醫院的地位和作用。關于醫院設備管理部門的稱呼我們認為以稱設備科或醫療設備科為好,下設供應管理室(部)和臨床醫學工程室(部)。因為臨床醫學工程或生物醫學工程是技術性方面,若介人設備行政管理不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