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日前向公眾通報了一系列共11宗“齊二藥”民事索賠案的審理進展情況,因調取到一份重要證據,法院正著手組織全國各地當事人到庭質證。
從2007年3月起,共有11名“齊二藥”事件受害人或家屬陸續向廣州市天河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使用假藥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賠償其損失,其中zui后一案的立案時間為2007年6月22日。后依被告中山三院的申請,天河法院又依法追加假藥經銷商廣州金蘅源醫藥貿易有限
公司、廣東省醫藥保健品有限
公司為共同被告。
據天河法院介紹,在庭審中,各原告對被告中山三院提交的關于“齊二藥”事件的省內外專家鑒定意見不予認可。依被告申請,法院于2007年10月初擬定前往北京調取衛生部鑒定結論,并要求被告中山三院與廣東省衛生廳協助。中山三院于2007年11月29日,向法院提交了廣東省衛生廳向衛生部調取的一份情況調查報告。目前,法院正著手組織全國各地當事人到庭質證。
針對部分媒體和案件當事人質疑為何此系列案件久久未能結案,天河法院表示,因該系列案件案情復雜,法院需要時間理清與案件相關的法律關系。由于該系列案是由同一事實引發的糾紛,法院將依法在審理期限內對系列案件一并作出處理。
1月23日,在系列案中向中山三院索賠600萬元的“齊二藥”受害人任貞朝因嚴重真菌感染醫治無效,在中山三院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