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組成藥品的各類成分中,原料藥總是zui重要的。但是,過去幾十年來,被稱為“非活性”成分的輔料地位正在穩步上升。圍繞輔料開發藥品配方,已經成為一只藥品充滿活力或者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顯示其特色的一個*的因素。
由于受到各地對醫療保健需求的驅動,輔料市場正在快速發展,大型輔料生產廠家正在紛紛擴大它們的生產能力。其中市場的德國BASF(巴斯夫)公司已經在印度和中國開設了新的技術實驗室,另外一家大型企業陶氏沃爾夫纖維素事業部(美國陶氏化學公司的一個業務部門)則忙于開發前不久收購拜耳的子公司Wolff Walsrode之后所帶來的商業機會。
近年來發生的一些藥物中毒事件已經凸顯了輔料對藥品質量所產生的影響,在歐盟,當地有關部門正在制訂強制性的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s),以規范輔料的生產。
曾經被小視
市場調研機構BCC研究公司發表報告指出,2006年,輔料形成的市場規模達到了35億美元。BCC公司預計,這一市場將以年均3.8%的速度增長,到2011年可達到43億美元。
位于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家調研咨詢機構Kline公司的行業Peggy Bennett表示,三四十年前,輔料尚被認為是一種只具有輕微作用的簡單成分,通常要么被當作藥片或膠囊的填充劑,要么被當作使藥片結合緊密的結合劑,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輔料已經被認為是一種確實具有功能或特性的成分。目前,Peggy Bennett正在參與對輔料的研究,相關研究結果將由Kline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
藥理學家由于充分認識到了輔料對藥品的生物有效性具有深遠的影響,而且他們已經在利用輔料的這些特點,比如:喉包衣能使藥片更加容易被吞咽,已經被用來改善藥片的美觀性;腸包衣已經改善了藥品的生物有效性,使得活性成分能夠持續釋放;潤滑劑和助流劑通過加快生產過程,提高了藥物生產的經濟性等等。如今,一些新開發的輔料被用來取代動物源性輔料,還有一些催生了新的劑型和*的釋藥系統。
BCC公司資深分析師Norma Corbitt表示,*的釋藥系統可以使藥品制劑發生*的變化,并將對輔料需求產生重大的影響。比如口腔粘膜釋藥系統。舌膜劑、錠劑和在口腔溶化、無需水服的藥片等口腔粘膜給藥的出現,*改革了藥物的釋藥方式,促進了輔料的應用。這種系統防止了劑量差錯,迎合了越來越多人的需求,比如有語言障礙的病人、兒科病人以及老年病人。
Norma Corbitt表示,方便性和可接受性應該會促使應用于*給藥系統的輔料使用量從2006年的4.54億磅(約206000噸)增加到2011年的5.36億磅,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4%;市場價值將從5.53億美元增加到6.4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2%。
商業機會大
隨著現代劑型的復雜性增加,輔料供應商也就獲得了提高銷售價值的更多機會。
陶氏沃爾夫纖維素事業部(DWC)醫藥市場業務組負責人Philip Pilnik說:“DWC并不僅僅是一家產品供應商。我們與客戶合作,定制生產和開發那些產品和技術,用來解決在一種新型片劑的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制劑挑戰。這種挑戰有的簡單到是為研發項目推薦一種正確的輔料,復雜一點的,比如設計出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新型輔料。”控釋劑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另外一種就是泡沫制粒,這是由DWC開發的替代濕法制粒的一種新方法。與傳統的噴涂技術相比,泡沫制粒具有許多優勢。濕法制粒是將各種成分混合在一起、形成片劑的一種傳統方法,它需要耗時更長的干燥過程。2007年8月,DWC宣布與美國制藥業*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簽訂商業合同,將泡沫制粒技術應用于片劑的開發和生產過程中。
DWC是陶氏公司于2007年6月以7.25億美元收購德國拜耳公司旗下子公司Wolff Walsrode之后組建的。陶氏隨后將Wolff Walsrode公司與它的水溶性聚合物部門整合,催生出一家在生產醫藥、工業用化學品、包衣、個人保健品和食品方面具有相當優勢、年銷售額達到12億美元的企業。
DWC市場與營銷總監Eunice Heath表示,雖然陶氏公司在醫藥領域里更強,但Wolff Walsrode公司正在開發的許多產品將很好地補充陶氏公司現有的纖維素醚系列。收購Wolff Walsrode公司還將給陶氏公司增添新的羧甲基纖維素產品的生產能力,并在歐洲擴大它的影響力。
BASF醫藥原料藥及服務部門的技術服務Shaukat Ali認為,對型、改進型輔料的需求將高于市場發展的平均水平。
Shaukat Ali指出:“我們的客戶對穩定和可靠的制劑很感興趣,這種需求使得功能特性更高的輔料獲得了超常規的發展。比如客戶希望通過直接壓縮(而不是需要濕法制粒)改善片劑的硬度,讓片劑具有很好的含量均勻度。我們正在回應客戶們的需求,比如為溶解性或生物有效性較差的藥品引入新穎、安全有效的增溶劑;擴大包衣的應用范圍,從即時釋藥、濕度保護、控制釋藥到腸溶釋藥應用等等。”
在過去3年里,BASF公司已經推出了大約6種新型輔料。其中一種輔料Ludiflash促進了口服崩解片劑(ODTs)市場快速發展的問題。該輔料由甘露醇、一種超級崩解劑和一種包衣聚合物組成。雖然這是一種產品,但BASF公司并不向客戶收取許可使用費。
Shaukat Ali表示,對增溶劑的需求也在增長,“大多數活性成分難以溶解于水,為此,我們提供的增溶劑能夠幫助客戶提高藥品的溶解性,從而增加它的生物有效性”。如今,BASF公司也在印度和中國投資增設了技術實驗室。
質量控制很重要
雖然原料藥的生產由各國監管部門實施的GMPs標準進行控制,但輔料的生產卻不是這樣。為此,藥用輔料協會(IPEC)已經通過頒布輔料的GMP生產指南來解決這種現狀,監管部門則要求藥品生產企業負起責任,以確保它們所采購的輔料的質量。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做法一直較為成功,不過,若干不幸事件的發生表明,假如這種體制失效,有可能會帶來潛在性的災難。
比如2006年在巴拿馬發生的止咳糖漿中的甘油被二甘醇(DEG)替代,造成了21人死亡,另外38人受到傷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歐盟一直在推動一項程序,強制要求輔料的生產也要執行GMPs標準。
卡樂康(Colorcon)公司質量保證主任、IPEC歐洲GMP委員會主席Kevin McGlue表示,歐洲委員會下屬的企業總署(EDG)并沒有將IPEC指南當作一種樣板,它一直在與行業緊密合作,以考慮遭受影響的不同利益相關方。目前爭論的焦點都是圍繞著制訂適用于輔料的GMP要求,并且不是簡單地反映適用于原料藥的那些標準。
他解釋說,困難在于目前并不存在一個輔料行業而僅僅只是一個市場,因為供應商既包括生產通用食品成分的廠家,也包括為藥品提供功能性原料的專業廠家。一些公司從來不把自己看作輔料企業,但它們生產的成千上萬噸產品卻被用作輔料。除了色素和調味劑以外,目前有1200多種輔料在被使用,但其中只有300~400種輔料在藥典得到認可和闡述。
EDG不得不考慮對輔料供應商和終端用戶提出GMP要求的必要性和作用,以及假如歐盟強制執行輔料GMP標準(這在*來說將是*的)是否將削弱該地區企業的競爭力。此外,經銷(而不是生產)可能是整個供應鏈中zui薄弱的一個環節,但是,歐洲委員會由于無法確認它的性,因此也就不可能處理這一問題。由于EDG對它的計劃守口如瓶,外界的焦灼不安也在升溫。
McGlue表示,預計在今年*季度的某個時段,他們將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也就是獲得咨詢報告的階段,“我不知道這將會帶來什么結果。”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