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監督局與藥監局是否整合有待研究
3月11日,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就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進行說明。這份機構改革方案顯示了“大衛生”部的基本框架,即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藥監局”)改由衛生部管理,并明確由衛生部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責任,相應對食品安全監管隊伍進行整合。
由此,衛生部將成為醫、藥、疾控、食品安全、農村醫保等領域的總統領。
進一步整合空間
藥監合入衛生部成為“大衛生”的zui大看點。
“實踐了這么多年,還是覺得應該把藥監放在衛生部門管理比較合適。”3月11日,剛從會場出來的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張大寧對記者表示。
他解釋,國外經驗看,除了美國FDA特例外,基本上藥監職能都在衛生部門內。如果醫藥管理分開會產生很多包括藥品使用或鑒定環節監管不協調等弊病,如“藥品不良反應”由藥監局管理,但由于缺乏與衛生部主管的醫院的協調、申報機制,藥監局經常獲得此類信息晚,或者無法獲得完整信息。
“我們在臨床上經常面臨尷尬??很多藥醫生不認識。”張大寧直指之前藥監局管理上出現的諸多問題如重復審批藥品。
他認為,藥是“圍繞醫展開的”,如果把藥審批、鑒定、使用、反饋都和管醫的衛生部門統一起來,有利于藥品使用和監管。
3月11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對記者表示:“我們會按中央決策,體現大部門優勢,研究下一步具體整合辦法。”毛說,藥監局職能如何與衛生部相應職能整合,還待中央統籌安排。
目前藥監局是國務院直屬機構,藥監局主要職能是對藥品以及醫療器械的研究、生產、流通、使用進行行政監督和技術監督,同時也具有監督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職能。
據<方案>顯示,藥監局歸屬衛生部管理后,相應職能有所調整。衛生部負責組織制定食品安全標準、藥品法典,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而藥監局負責食品衛生許可,監管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藥品的科研、生產、流通、使用和藥品安全等。
據此,現有衛生部內部相關司局與“新進來”的藥監局未來可能要進行整合。根據目前衛生部內部司局設置,zui有可能的是衛生監督局。
記者從衛生部了解到的信息看,衛生監督局在2006年由衛生監督司“升格”而成。目前有7個處室:綜合處、醫療機構監督一處、二處,食品化妝品監督一處、二處,職業衛生處、稽查監督處,總規劃編制50人(目前編制還未到位)。
“衛生監督局與現在之前藥監局職能上有些接近,但又*不同。是否整合在一起,還有待研究,并待中央有關部門安排。”毛群安表示。
除納入藥監職能外,“大衛生”要肩負其食品安全統一管理的責任。
即明確由衛生部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責任。由此,有觀點判斷,未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相關職能,將有可能“并入”衛生部。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