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平臺的分類及測試方法
2021-02-01標簽:平臺, 光學, 柔
光學平臺的分類
目前市場所研制的光學平臺產品如下:
①精密光學平臺;②精密隔振平臺;③光學教學平臺;④自動平衡精密隔振平臺;⑤高阻尼隔振電生理平臺;⑥大理石隔振平臺;⑦電動位移臺;⑧超低固有頻率自動平衡精密隔振平臺;⑨伺服式主動隔振精密平臺。
精密光學平臺和精密隔振平臺為普通性產品。生產設計成本較低,具有典型的原理針對性。適合各大專院校作為教學實驗設備使用。主要面對高校的教育市場。國內各個光學生產上等有類似的產品投放高校市場。并憑借價格優(yōu)勢占據著大多數的高教市場。
高阻尼隔振電生理平臺也可很好地用于高分辨率基及高倍顯微鏡定位操作來滿足任何環(huán)境下的實驗活動。
超低同有頻率自動平衡隔振平臺是在精密檢測和加工過程中用于消除環(huán)境振動對加工精度和測試影響的Zxin產品。首chuang自定心準無摩擦球頭擺桿技術,有效降低了系統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固有頻率。
光學平臺測試方法
優(yōu)質的光學平臺不僅需要高精度的機器設備來加工,更需要有高科技精度的檢測手段與檢測儀器來保證,也只有優(yōu)質的光學平臺才能保證高精度的科學實驗、科學研究的正常進行。
光學平臺阻尼測試:
光學平臺Z重要的特性為其共振頻率。共振頻率和振幅是負相關的,因此共振頻率應盡可能地增大,從而將振動強度Z小化。平臺和面包板會在一個特定的頻率范圍內發(fā)生振動。為了改善性能,每種尺寸的平臺和面包板的阻尼效果都需要進行優(yōu)化。
光學平臺阻尼需要進行各種測試,對其厚度/面積的比值進行優(yōu)化。大面積的光學平臺(邊長至少為10英尺或3米)具有厚度為12.2英寸(310毫米)的標準厚度,這樣可以提高穩(wěn)定性。對于小面積的光學平臺,厚度可以是8.3英寸(210毫米)或12.2英寸(310毫米)。
光學平臺柔量測試:
光學平臺Z廣泛使用的振動響應傳遞函數為柔量。在恒定(靜態(tài))力的情況下,柔量可以定義為線性或角度錯位與所施加外力的比值。在動態(tài)變化力(振動)的情況下,柔量則可以定義為受激振幅(角度或線性錯位)與振動力振幅的比值。光學平臺的任意撓度都可以通過安裝在平臺表面的部件相對位置變化表現出來。因此,根據定義,柔量值越小,光學平臺就越接近設計的首要目標:將撓度Z小化。柔量是與頻率相關的,其測量單位為沒單位力的錯位量(米/牛頓)。
上一篇:光學平臺使用注意事項
下一篇:光學平臺工作原理與應用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制藥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制藥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制藥網”。違反上 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制藥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 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