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顯微鏡:
(1)符合MT/T 1053-2008《測定鏡質體反射率的顯微鏡光度計技術條件》要求。
(2)光學系統:偏光專業反射光路,具有明場(自然光),偏光功能。由明場反光鏡、起偏器和180度旋轉檢偏器實現。配有日光濾片。可實現鏡質體隨機反射率、zui大反射率測量和焦炭的觀測。
*(3)物鏡:配備10X干物鏡及50X油浸物鏡(物鏡上標有POL XLR,XLR:專門致力于煤巖反射率分析,其他品牌均無針對性物鏡),要求高精度新標準HCS物鏡,使用高折射率低色散材料。光線透過率高,能夠降低透鏡界面漫反射,同時具有防霉功能
*(4)目鏡:配三目鏡筒,一筒用于檢測。雙目用于觀察,目鏡10x/22,帶視度補償功能,配置預裝10/100測微尺。雙目鏡頭可調眼距,能保證目鏡齊焦。
(5)光源:采用特制照明系統并使用長壽命高亮度鹵素燈12V/100W及反光碗的柯勒照明方式,帶調光裝置和顯示。色還原好,提高分辨率,光效高而均勻,有效使用壽命在2000小時。
(6)濾色片及測量附件
安裝濾色片系統,配置日光矯正、隔熱濾片、目鏡測微尺10/100、測微臺尺。
*(7)載物臺360°旋轉,旋轉精度±1°
3.自動移動載物臺要求:
*(1)XYZ三軸電動載物臺通過軟件控制實現XY自動移動和Z軸自動調焦。
*(2)通過軟件控制和顯微CCD形成聯動,自動移動樣品的同時實現自動采集圖像,并可通過人工干預焦距調節確保圖像清晰率。
*(3)自動移動和采集圖像的過程能夠記錄每幅圖像的坐標,圖像采集完成后能夠實現圖像回溯功能,重新定位已采集的圖像。
*(4)XY軸zui小步進精度0.05um,Z軸精度0.1um。XY軸復位重復精度<1um。
4.顯微數碼CCD技術條件
(1)通過軟件控制和自動載物臺形成聯動,自動移動樣品的同時實現自動采集圖像。
*(2)顯微高精密檢測CCD:檢測精度要求達到65536級(16bit);同時可用于輸出彩色圖像,達到256×256×256級色階(24bit)。
*(3) CCD應具有足夠的穩定工作時間,其線性范圍應覆蓋褐煤-無煙煤的鏡質組反射率范圍。
*(4)芯片為CCD,尺寸為 2/3 Inch CCD(Color)。
*(5) 光學接口:C-mount(Recommended: 1× )。
5.圖像自動采集系統技術條件
(1)聯動控制載物臺自動移動和顯微CCD自動采集圖像。
(2)支持多種樣品掃描方式、支持自動聚焦方式、自動保存原始圖像數據。
(3)掃描區域大小、數量可選;聚焦模式分為自動聚焦/手動聚焦,支持暫停/等待拍照;掃描間距支持圖像之間重疊、緊鄰、間隔掃描圖像;掃描回溯支持重新定位并重新掃描。
(4)圖像追溯處理:要求可根據圖像特征,在人工選取煤巖組分時具有自動識取成片特征相近區域功能,以減少點擊量;并具有可將已選組分標注合成在單張圖像上以及合成保存功能;當修正完畢后,可自動統計全部測區的煤巖組分含量。
6.煤巖自動測試系統技術條件
*(1)測試過程可追溯:基于圖像分析法測試煤的顯微組分含量和鏡質組反射率。在計算機中保留全部圖像和測試過程、測試結果數據,可將測試結果標注于相應圖像之上,可反復調閱已測試樣品的測試過程和測試結果,便于審核。
*(2)反射率測試具有半自動人工識別鏡質組和全自動識別鏡質組并測試反射率兩種功能模式。半自動人工識別鏡質組模式嚴格按照現行GB/T 6948-2008《煤的鏡質體反射率顯微鏡測定方法》進行測試。全自動識別鏡質組模式依預測模型自動判斷鏡質體并測試反射率模式無需人工干預,自動形成反射率測試報告。
*(3)顯微組分含量測試可按照現行GB/T 8899-2013《煤的顯微組分組和礦物測定方法》進行半自動(人工)測試,也可由計算機自動掃描分析得出煤巖組成(活惰比)數據。自動測試可將測試結果標注于相應圖像之上,便于審核。
*(4)自動測試焦炭孔隙參數:通過掃描焦炭切塊樣品,可提供平均孔隙率(%)、平均孔徑(um)、平均壁厚(um)、孔徑區間分布及壁厚區間分布含量等數據及相應圖表。
*(5)半自動(人工)檢測焦炭光學組織功能:可按照YB/T 077-1995焦炭光學組織的測定方法進行焦炭光學組織測量。
*(6)其它組分測量功能:可自定義測量其它需要統計含量的組成。
7.鏡質組反射率人工檢測技術條件
滿足MT/T 1053-2008《測定鏡質體反射率的顯微鏡光度計技術條件》要求。
符合GB/T 6948-2008《煤的鏡質體反射率顯微鏡測定方法》的要求。
檢測光譜主峰為546nm,半峰寬8 nm。
檢測精度:可分辨0.0001反射率變化。
檢測區直徑約2um。
線性:任一標樣理論與實測值不超過±0.02%。
穩定性:連續檢測任一標樣30min,波動的zui大值與zui小值之差不超過理論值2%。
對于所測量的煤的鏡質體反射率電信號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自動得出相應的直方圖。
測試結果可用于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