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2025年以來,港股市場迎來了一場新的上市熱潮。有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12日,已共有27家A股公司擬赴港上市,市值大多數在百億以上。隨著港股投資熱潮持續上涌,越來越多的藥企也開始重新將目光投向這片融資熱土。其中,不乏二次遞表的企業。如繼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申請主板上市后,近日港交所又迎來了一家二次遞表藥企。
2月27日消息,映恩生物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Morgan Stanley、Jefferies、CITIC Securities為其聯席保薦人。
據了解,映恩生物專注于抗體偶聯藥物(ADC)領域,致力于為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發新一代ADC創新藥物。公司曾于2024年8月26日遞表港交所,于2025年2月26日失效。
2024年8月26日,映恩生物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時,招股書顯示,公司已建立一個包含12款自主研發的ADC候選藥物的強勁管線,其中包括:六款臨床階段ADC,在廣泛未被滿足臨床需求的適應癥中具有潛質;兩款新一代雙特異性ADC及一款自免ADC預計將于2024年至2026年進入臨床階段;及多款其他臨床前ADC。
目前,映恩生物還有七項全球多區域臨床試驗(MRCT)在17個國家的230多個臨床試驗中心進行。此外,公司還打造了四大ADC技術平臺,即DITAC(映恩免疫毒素抗體偶聯平臺)、DIBAC(映恩創新雙特異性抗體偶聯平臺)、DIMAC(映恩免疫調節抗體偶聯平臺)、DUPAC(映恩獨特有效載荷抗體偶聯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研發管線十分豐富,但映恩生物尚未盈利。在過去的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九個月,映恩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60萬、17.87億和14.62億元,相應的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3.87億、3.58億和5.66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潮正在持續升溫,但這些公司的未來的展望并非一片坦途,企業們仍然需要面對成本問題、股票估值以及市場競爭等挑戰。基于此,未來幾年預計將持續虧損的映恩生物是否能夠成功上市,并完成上市目標,還得等待時間的檢驗。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