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維藥業(西安)有限公司>>公司動態>>藥用冰片與樟腦的區別、作用
合成樟腦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大多呈白色,氣味刺鼻,且沉于水中;被列為致癌物。日常用的樟腦就是由香樟樹的根、莖、枝、葉蒸餾而制成的白色晶體,無色透明、有清涼香味,用于防蛀,也廣泛應用于醫藥和化學工業。
天然樟腦則是光滑的呈無色或白色的晶體,氣味清香,會浮于水中。用于防蟲,原本是從樟樹枝葉中提煉出的有芳香味的有機化合物。也用來制藥、香料等,醫藥上用作強心藥。
1. 天然冰片和樟腦來自同一物種嗎?
回答是肯定的。樟樹又稱香樟,主要分布在我國江西、福建、廣西、廣東、湖南、湖北、云南、浙江等省區以及我國的中國臺灣。多生于低山平原,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500~600米,以海拔1500米以下的生長茂盛。外部看似形態相同的樟樹所含揮發油的主要成分卻有很大差異,因此,研究者根據其葉油所含的主成分將樟樹分為5個化學型。
研究者們還發現,樟葉揮發油的主成分特征穩定,既不受樹齡影響,也不會遺傳變異,可以作為區分樟樹化學型的依據,這種分類對于資源進一步開發利用和人工造林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從圖中可以看出:龍腦型的樟葉油可作為制作天然冰片(右旋龍腦)的原料,因為油中右旋龍腦的含量占81.7%;而樟腦型的樟葉油可作為制作樟腦的原料,因為其中樟腦含量占83.87%。這樣就可以理解樟樹的確可以產生二種藥品:天然冰片和樟腦。只是根據需要選取不同化學型的原料,采用不同的提取純化工藝,生產出二種不同用途的中藥罷了。
值得注意的是,樟腦和冰片的臨床功效可就大不一樣了。樟腦味辛,性熱,有小毒,具有開竅、除濕、止痛、止癢的功能,多外用,治療寒濕腳氣、疥癬、齲齒等癥。孕婦忌服。冰片味辛、苦,性涼。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和生肌的功能。既可內服,又可外用。臨床多用于復方制劑,治療熱病神昏、痙厥、中風痰厥、中惡昏迷、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瘡瘍潰后不斂。看過二者性味功效的差距后,為了保證用藥安全,必須解決下一個問題。
2. 如何快速區別天然冰片和樟腦?
冰片和樟腦的成分都已明確,測定方法也較成熟,按照現在的普通實驗室條件,利用氣相色譜儀和標準對照品即可完成樣品定性和定量的檢測。有人會問,有沒有簡單快捷的辦法區別這二者,筆者只能告訴大家,如果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僅憑氣味即可區別。因為天然冰片氣清香,味辛而清涼。樟腦氣芳香,濃烈刺鼻,先辛辣后清涼。
事實上,關于冰片的問題還沒完。值得強調的是:雖然樟腦應用廣泛,但具有較強的毒性。主要表現在對卵巢、睪丸、神經、肝臟、心臟、胎兒、孕婦的明顯毒性,對腎臟泌尿系統的潛在毒性和較小遺傳毒性。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有人發現:合成冰片中主要成分可隨貯藏時間延長不斷轉化成樟腦。另又發現:中藥冰片在動物體內也可轉化為樟腦,于是,我們又必須面對下一個問題。
3. 天然冰片會轉變成樟腦嗎?
冰片的應用歷史已有1500余年,特別在中藥復方中的應用非常普遍。據統計《中國藥典》中就收錄了63個含冰片的復方,如復方丹參滴丸等。應用冰片的原因有二:一是它本身具有開竅醒神和消炎止痛的作用,二是它還可以佐使其他藥物透過血腦屏障而發揮作用,即稱其“佐使則有功"。
但是,研究人員在進行小鼠、大鼠和家兔體內冰片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時,發現無論是給動物灌服天然冰片還是合成冰片,在其血液、肝臟等組織樣品中均檢測到了樟腦,而且這是在冰片原料藥中沒有檢測到樟腦存在的情況下,在動物體內檢測到的。這種實驗結果值得思考。這表明冰片在動物體內有轉化(或代謝)為樟腦的可能。所以現行《中國藥典》中已按該研究報告的建議增寫了“孕婦慎用"的內容。不過該研究僅對天然冰片等在動物體內轉化為樟腦進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至于冰片在動物體內的哪些環節進行轉化,轉化時可以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冰片在動物體內的動態變化機理,以及樟腦是否會在龍腦的“佐使"下大量通過血腦屏障而造成蓄積產生毒性等更多細節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制藥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