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出處】《草木便方》
【拼音名】Kǔ Tán Zǐ
【別名】土大風子(《草木便方》),沖天子(《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苦蠶子、豬腰子(《貴州民間藥物》),日頭雞(《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豆科植物厚果雞血藤的種子或果實。10月果實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將種子曬干。
【原形態】
厚果雞血藤,又名:少果雞血藤、毒魚藤、大藤蔃。
多年生攀援灌木,粗大。枝干圓柱形,表皮黑綠色,嫩枝具疏茸毛。單數羽狀復葉互生,長30~50厘米;小葉13~17,矩圓狀披針形,長約8~14厘米,寬約3~4厘米,先端鈍,全緣,基部略鈍,下面被銹黃色柔毛。圓錐花序腋生,長15~30厘米;花2~5朵簇生于序軸的節上;苞片卵圓形,少毛;萼鐘形,5齒裂,裂片三角形,淺綠色,有短茸毛;花冠蝶形,花瓣5,紫紅色;雄蕊10;雌蕊1,子房上位,線形,花柱彎曲,柱頭圓形。莢果厚,木質,卵球形或矩圓形,黃灰綠色,并有斑點,種子1~5枚,紅棕色至黑褐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長于溪邊、疏林下及灌木叢中。分布四川、云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主產四川、云南、貴州。此外,廣西、廣東亦產。
【性狀】干燥種子,扁圓而略呈腎形;著生在莢果兩端的種子,一面圓形,另一面平截;居于莢果中間的種子,兩面均平截;長約4厘米,厚約3厘米。表面紅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澤,或帶有灰白色的薄膜。臍點位于中腰陷凹處。子葉2片,肥厚,角質樣,易縱裂;近臍點周圍有不規則的突起,使子葉縱裂而不平。氣微,味淡而后帶竄透性的麻感。以皮紅褐色、個大、無蟲蛀者為好。
【化學成份】種子含魚藤酮和擬魚藤酮。根含魚藤酮1.2%,樹脂4%。
【性味】
苦辛,熱,有毒。
①《草木便方》:苦辛,有毒。
②《貴州民間藥物》:性熱,味苦辛,有毒。
【功能主治】
殺蟲,攻毒,止痛。治疥瘡、癬、癩,痧氣腹痛,小兒疳積。
①《草木便方》:殺蟲,攻毒。涂久匿,洗搽疥、癬、疳、癩。
②《貴州民間藥物》:解郁,除風邪,止痛。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調敷。內服:研末或煅存性研末,3~5分;或磨汁服。
【注意】有毒,內服宜慎。
【附方】
①治蟲瘡疥癬:苦檀子、花椒、苦參、藜蘆、黃連、獨腳蓮。共研末,調香油搽。(《四川中藥志》)
②治痧氣痛:苦檀子果研末,每次三至五分,開水沖服。(《貴州民間藥物》)
③治小兒疳積:苦檀子果(煅存性)五分。蒸雞肝吃或磨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辭典》
上一篇:盾葉莓的作用與功效介紹
下一篇:萬年青葉的作用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