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程成
- 電話:
- 021-60348496
- 手機:
- 18121453965
- 傳真:
- 021-51632657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加工園區
- 網址:
- www.qiyibio.com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微信掃碼進入微名片
科研試劑供應商-齊一生物
《細胞 (Cell)》子刊《當代生物學 (Current Biology)》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王桂榮研究團隊題為“一個性信息素拮抗劑調控棉鈴蟲*交配時間”(A pheromone antagonist regulates optimal mating time in the moth, Helicoverpa amigera)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利用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結合神經電理記錄等技術,揭示了性信息素拮抗劑參與調控棉鈴蟲*交配時間并闡明了其作用的分子機制。
化學通訊在昆蟲尋找配偶、食物以及產卵地點等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鱗翅目昆蟲尤其是蛾類依靠特異的性信息素通訊來尋找和識別適合交配的同種配偶。棉鈴蟲雌蟲性腺釋放多種性信息素組分,其中性信息素主組分具有吸引雄蟲進行交配的功能,但是對于性信息素次要組分一直未清楚其功能,推測可能在與同域近緣種形成隔離中起作用。此項研究首先發現棉鈴蟲雌蛾揮發性信息素主成分的時間與交配高峰期不一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不同日齡雌蟲腺體中11-十六碳烯醇(Z11-16:OH)的含量與棉鈴蟲交配率成負相關,由此推測“性信息素次要組分Z11-16:OH可能參與調控棉鈴蟲的交配”。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除棉鈴蟲感受Z11-16:OH的氣味受體16(OR16),突變體雄蟲喪失了對11-十六碳烯醇Z11-16:OH的電理反應以及驅避行為反應。更重要的是,突變體雄蟲不能區分性成熟和未成熟的雌蟲,在性信息素主成分的作用下與未成熟的雌蟲進行交配,使子代的孵化率和存活率顯著降低。
該研究報道了性信息素次要組分作為拮抗劑,與性信息素主組分一起參與調控害蟲*交配時間,并闡明了這種調控作用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為基于性信息素拮抗劑發展害蟲驅避劑和交配干擾劑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一篇:我國科學家揭示雜草稻遺傳機制
下一篇:基因調控網絡建模研究中獲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