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機具備哪些條件促使氮氣爆炸?
發生氮氣爆炸的三個要素有:溫度、火源、氧氣,防止產生化學性爆炸的三個基本條件同時存在,是預防可燃物質化學性爆炸的基本理論。防止可燃物質化學性爆炸的所有技術措施的實質,就是制止化學性爆炸三個基本條件的同時存在。
溫度:對于具體的某一介質,無論是液相,還是氣相,在進行工藝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工作溫度,主要取決于工藝條件,在此不作詳析。
火源:在設計離心機時,對于運動件,應用足夠的空轉子泵空間,消除可能產生的機械摩擦和撞擊,還必須配備消除靜電的措施。對于制動裝置,不得采用機械摩擦式制動裝置,一般可采用電器能耗制動的形式(非接觸式制動,制動時間比接觸式長,尤其是在滿載時,轉動慣量大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另外,對于傳動帶,需選擇防靜電帶,消除或減少靜電產生的可能。
氧氣:一般情況下,可采用惰性氣體保護,通過向離心機內部充入氮氣,并置換內部所含有的空氣,從而使氧氣濃度維持在安全范圍內。
目前,普遍給離心機采用的氮氣保護措施,實際上,只是在機殼上設置一個氮氣進氣管,一個氮氣出氣管。離心機在工作期間,對內腔中充入氮氣。至于氮氣濃度能否達到安全范圍,則沒有定量的控制,因此,氮氣保護的可靠性很差,也就無法發生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