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型濕法制粒機工作原理詳解
一、設備概述
800型濕法制粒機是固體制劑生產中的核心設備,主要用于將粉末狀原料與粘合劑混合,通過機械力與粘合作用形成均勻顆粒。其名稱中的“800”通常指設備批次處理量(如800L容積或800kg/批),具體參數因品牌略有差異。
二、核心結構與功能
主要組件
攪拌槳:主電機驅動,負責混合粉末與粘合劑,形成軟材。
切碎刀:副電機驅動,高速旋轉切割軟材成顆粒。
粘合劑噴灑系統:通過噴嘴或蠕動泵定量添加粘合劑(如水、乙醇、HPMC溶液等)。
鍋體:不銹鋼材質(316L),可密閉操作,符合GMP要求。
控制系統:PLC觸屏操作,調節攪拌速度、切刀轉速、粘合劑流量等參數。
三、工作原理與流程
混合階段
投料:將原料粉末(如API、輔料)投入鍋體。
干混:啟動攪拌槳低速旋轉(10-30 rpm),使粉末初步混合均勻。
制粒階段
添加粘合劑:通過噴淋系統加入粘合劑,攪拌槳中速運轉(30-60 rpm),使粉末逐漸潤濕形成軟材。
切割造粒:切碎刀高速旋轉(1000-3000 rpm),將軟材切割成細小顆粒(粒度范圍0.2-2 mm)。
出料與清洗
顆粒排出:打開鍋體底部出料口,濕顆粒進入下一工序(如沸騰干燥)。
CIP清洗:通過高壓噴淋系統清洗鍋體內部,避免交叉污染。
四、技術特點與優勢
均勻性控制
攪拌槳與切刀的轉速可獨立調節,確保顆粒粒度分布窄(RSD<5%)。
粘合劑噴灑采用霧化技術,避免局部過濕或結塊。
適用性廣
可處理吸濕性、熱敏性物料(如中藥提取物、維生素預混料)。
支持多種粘合劑(水、乙醇、PEG等),適應不同制劑需求。
高效節能
主電機功率通常為7.5-15kW,單批次處理時間20-40分鐘。
密閉設計減少粉塵飛揚,符合EHS(環境、健康、安全)標準。
五、關鍵參數與操作要點
參數典型范圍影響
批次量 200-800 kg 與鍋體容積相關,需避免超載(填充率≤80%)
攪拌槳轉速 10-100 rpm 轉速過高易破壞顆粒結構
切刀轉速 500-3000 rpm 轉速越高,顆粒越小但能耗增加
粘合劑添加速率 0.5-5 L/min 需根據物料吸濕性動態調整
六、常見問題與維護
顆粒不均勻
原因:粘合劑分布不均或切刀轉速不匹配。
解決:優化噴淋路徑或調整切刀/攪拌槳速比。
設備結塊
原因:粘合劑過量或清洗。
解決:使用CIP系統(3% NaOH溶液)定期清洗。
維護要點
每日檢查:攪拌槳軸承潤滑、切刀鋒利度。
每月保養:更換密封圈,校準粘合劑流量計。
七、與其他制粒技術對比
vs 干法制粒:濕法制粒顆粒硬度高、流動性好,但需干燥工序,能耗較高。
vs 流化床制粒:濕法制粒更適合高密度、大顆粒生產,流化床則適用于小粒徑控釋制劑。
總結
800型濕法制粒機通過機械攪拌與切割的協同作用,將粉末轉化為均勻顆粒,是片劑、膠囊劑生產的關鍵設備。操作中需精準控制粘合劑添加量與轉速參數,并結合物料特性優化工藝。二手設備梁山市場,建議重點檢測攪拌槳磨損與密封系統完整性,以確保顆粒質量穩定。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制藥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