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流出杯其實也是就是粘度杯,只不過是符合ISO 2431標準粘度杯的總稱,所以也被稱為ISO流出杯。國內大多數ISO流出杯不僅符合符合ISO 2431國際標準《色漆和清漆一用流出杯測定流出時間 》,也符合GB/ T6753.4-98國內標準《涂料流出時間的測定-ISO流量杯法 》。
之所以有ISO流出杯的叫法,是為了更好的選型。我們在《粘度杯如何選型?》中就介紹過,粘度杯的選型最重要的是粘度杯符合的標準是什么,如果選用符合ISO標準的粘度杯,即買家會直接向商家詢問是否有ISO流出杯即可。所以ISO流出杯僅僅是與福特杯、ZHAN杯和涂-4杯等粘度杯的叫法和符合標準不同。
因此ISO流出杯的工作原理、應用行業是一樣的,都是用于測試牛頓型或近似牛頓型液體的流出時間;和大多數粘度杯的使用方法是也基本一致的,一般可以參照下面的方法操作ISO流出杯:
1、選擇合適的杯號,在正式測量前需要將粘度杯杯壁清洗干凈,并在空中保持干燥,也可以使用冷風吹干。
2、粘度杯測量使用試驗應該在25°C左右的恒溫室內進行,溫度相差不超過正負0.2°C。
3、實驗之前,將粘度杯放上支架,并保證粘度杯與支架平臺保持垂直的水平位置,將杯子放在粘度杯下方。
4、將需要測量的液體進行攪拌均勻,通過567孔/厘米的篩網中過濾后,保持溫度在25°C加減0.2°C。
5、將擋板按住粘度杯小孔,倒入液體進入粘度杯,直至頁面凹處杯上邊緣,如有氣泡待氣泡消失后,再使用干凈的平板玻璃平推一次,使得液面的水平面與粘度杯上邊緣處于一個平面上。
6、移開擋板的同時按下秒表開關,液體將從粘度杯下方的小孔中垂直流出,此時會形成一條連續的線條,如出現斷點即停止計時,通過粘度杯計算公式V=K(t—c)計算出液體的粘度。
7、試驗完成后,對粘度杯進行清洗。
8、使用粘度杯進行液體粘度測量,需要重復一次,兩次測量得到的試驗誤差不能超過平均值的3%,如果試驗比較寬松,可以放寬到5%以內,具體的以自己所處的行業性質為標準。

ISO流出杯
粘度杯使用注意事項:液體從小孔流出的時間控制在20-80秒之間,因此在試驗之前需要合理選擇杯號。另外,不同廠家的粘度杯使用范圍、一些對應的常數也不盡相同,所以需要事先按照廠家說明書進行使用。請注意每個粘度杯流出的限定時間。
由于各個流出杯的生產廠家生產的流出杯測量范圍及型號不同,所以很多參數也不同。我們找了幾種ISO杯的產品參數如下:
某中型號ISO流出杯主要技術參數:
1 杯號: ISO-3 ISO-4 ISO-5 ISO-6
2 測量范圍(mm2):7-40 35-135 100-300 220-685
另一種型號ISO流出杯技術參數:
技術資料/iso cup 孔徑ф(mm/inches) 量程 (秒) 量程 (cs t)
iso-3 3 25-150 7-42
iso-4 4 30-100 34-135
iso-5 5 30-100 91-326
iso-6 6 30-100 188-684
iso-8 8 30-100 6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