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醫藥用級富馬酸CDE藥典備案
富馬酸又稱延胡索酸、反丁烯二酸,自然界存在于延胡索、蘑菇、新鮮牛肉中。從水中析出者為單斜晶系針狀、棱柱狀或葉片狀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有特殊酸味,酸味強,約為檸檬酸的1.5倍。熔點287℃,沸點290℃,200℃以上升華,加熱至230℃時失水而成順丁烯二酸酐,與水共煮生成DL-蘋果酸。可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和乙,難溶于氯仿。3%水溶液的pH為2.0~2.5,有很強的緩沖性能,以保持水溶液的pH維持在3.0左右
醫藥用級富馬酸CDE藥典備案
化學合成法
工藝流程:苯或丁烯與空氣、催化氧化、水解、濃縮、結晶、成品。
①順丁烯二酸異構法
將苯或丁烯(80%)與過量的空氣在流化床或固定床反應器中被循環的液野吸收,生成順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在硫脲催化劑的作用下,加熱到145-260℃經異構化反應,生成反丁烯二酸,然后經冷卻、過濾、用鹽酸洗滌濾餅、干燥、粉碎得成品。
該法的原料的制備一般以苯法和正丁烷法為主,得率約為93.0%,具有運輸方便,不腐蝕設備,用量少的優點,缺點是需要石油資源,且工藝條件苛刻。
②糠醛氧化法
以糠醛和水為原料,在250mL燒杯中添加58.5gKClO3粉末,適量的V2O5/MoO3(0.8:1)催化劑和100mL 0.5mol/L的鹽酸溶液,不斷攪拌至110℃下,滴加20mL糠醛,加完后讓其繼續反應2h。然后冷卻過濾,得到粗富馬酸。
該法的得率為83.0%,優點是無工業污染,且副產物KCl可回收用作農用化肥,缺點是生產成本高。
折疊發酵法
以液體石蠟為原料,黑根霉為菌種進行深層發酵80-90h,然后經分離脫色、結晶、干燥等多步工序得富馬酸成品。其中液體石蠟轉化率約為50%,萃取率在50%以上。此外,也可用山芋、淀粉等原料發酵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