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用級麻油潤滑劑及賦形劑
機榨香油雖同小磨香油一樣執行GB/T 8233-1987標準,機榨油廠家在對消費者解釋時,也是如此說,所以給一般消費者造成了一些誤解,認為小磨香油和機制香油質量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在國家標準里面,對兩者還是做了一些不同的要求:
1、色澤:小磨香油要求紅≤11,而機榨香油要求紅≤12,所以機榨香油顏色暗紅,小磨香油呈棕紅色,外觀亮麗。
2、280℃加熱試驗:小磨香油要求無析出物,而機榨香油則允許有析出物,所以機榨香油外觀相對于小磨香油發暗、發濁。
前處理工序
1、小磨香油的生產工藝是先將芝麻精選、水洗,經水洗去除雜質及部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再經2時瀝干。在2小時的瀝干過程中,因芝麻吸收了充足的水分,所以芝麻種子處于萌發生長狀態,經過生物呼吸作用,許多對人體有益的有機物質被激活,而是評價香油功能性營養成份的重要指標。
2、機榨工藝只是經過簡單的篩選后,即進行烘炒,芝麻種子因缺少前期的浸泡萌發過程,對人體有益的活性物質無法形成,從而使香油的一些特殊功效如:保護血管、延緩衰老等功能無法發揮。
油分離過程
1、工藝不同:
(1)小磨香油用水代法生產,此法主要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對油和水的親和力差異,并利用油水比重不同而將油脂與其它物質分離。對人體健康不利的重金屬化合物因比重較大而沉淀至醬渣中,從而避免了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
(2)機榨油只是用物理的壓榨方法把油強行擠出,所以芝麻中的重金屬化合物都混入油中,形成潛在隱患。
(3)部分機榨油由于壓榨取油不(油料殘油仍含約10%),廠家便采用化學溶劑浸出法取殘油,而化學溶劑又清除不凈,則導致化學溶劑殘留。食用后危害人體健康,而在國家標準中機制香油是不允許溶劑殘留檢出的。一般情況下為保留香油的香味,不會對這些浸出油再進行脫溶和精煉,但是這部分廠家也深知浸出工藝對于香油風味的負面影響,所以在上市時,采取了變通辦法:用小磨香油與機榨浸出的香油進行勾兌,用以減輕浸出油的危害,并以此提機榨、浸出香油的風味,推向市場后就成了一般消費者難以區別的“小磨香油",實際上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欺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