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由于不少重量級產品的帶動,抗生素的需求仍呈現增長態勢,中國是世界上大的抗生素生產和使用國,但是抗生素污染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據有關專家表示,如今抗生素濫用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如何加強抗生素污染的處理是值得深思的。
抗生素污染嚴重 應列入環境監測范圍
據有關數據統計,2013年中國抗生素使用量達16.2萬噸,其中獸用52%,人用48%。一年超過5萬噸抗生素排放進入水土環境中。珠江流域、京津冀海河流域是全國抗生素排放強度大區域,水中抗生素濃度很高。長三角地區因水流量大,污染
大。廣東、江蘇、浙江等省抗生素污染嚴重。
由于抗生素在醫藥、農業、畜牧、水產養殖業的盲目隨意用藥、交叉用藥、長期過量使用和違法使用未經批準的抗生素等現象泛濫,造成了環境中耐藥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嚴重污染。抗生素抗性基因作為一種新型環境污染物已引起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重視和公眾的高度關注。
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曾建議,國家應盡快制訂和完善相關檢測方法,將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納入環境監測目標化合物檢測范圍,對污水處理廠及自來水廠進行深度處理技術工藝改造。同時還要借鑒工業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在動物飼料中部分禁用或限制使用抗生素。
據悉,被抗生素污染的水環境類型可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河流、地下水源,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如土壤、飲用水、糞便、微生物、動物、植物和人之間相互傳遞,可導致土壤成為巨大的耐藥基因庫,將對環境微生態造成嚴重的影響。抗生素污染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加強抗生素污染處理顯得尤為重要。
抗生素污水處理錯綜復雜 治理需多舉并措
抗生素在污水處理廠的消除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同種類抗生素在污水處理廠的去除效率具有很大的差異。對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和不同處理工藝、不同規模及處理能力的出水進行抽檢,氟喹諾酮類藥物均有高檢出率,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羅紅霉素、紅霉素(脫水)和磺胺甲惡唑在污水處理廠的進出水中均有檢出。自來水廠水凈化過程的處理工藝難以去除抗生素,飲用水中的抗生素成分已經威脅到了人類健康。抗生素抗性基因對環境生態和人類健康危害被列為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挑戰之一。
對于抗生素污染防治,劉昕建議:一是盡快制定和完善獸藥漁藥抗生素藥物殘留限量標準及相關檢測方法,促進畜禽和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借鑒工業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在動物飼料中部分禁用或限制使用抗生素。
二是對污水處理廠及自來水廠進行技術工藝改造,建立有效去除多種抗生素的污水處理以及自來水水質凈化處理工藝技術設施和監測手段,盡快示范推廣。
三是將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納入環境監測目標化合物檢測范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減輕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
純水設備對抗生素污染處理具有重要作用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它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抗生素殺菌作用主要有4種機制: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與細胞膜相互作用、干擾蛋白質的合成以及抑制核酸的轉錄和復制抑制。
知道了抗生素是由什么組成,那么自然就有了應對的方法,在抗生素排放之前,首先就要進行排放前的處理,確保水質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據了解,一般的抗生素直徑在0.22-0.7微米之間,反滲透過濾膜精度達到了0.001微米,它能夠有效的把各種抗生素阻擋在濾芯之外。
據了解,純水設備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純水設備采用“預處理+單/雙級反滲透”的工藝流程,能夠有效的過濾掉水中的各種抗生素,從而達到國家要求的抗生素排放標準。
純水設備采用預處理、反滲透技術、混床
離子交換設備、EDI裝置以及后級處理等方法,將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完全去除,又將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氣體及有機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處理設備。純水設備主要采用
反滲透設備中的反滲透膜技術來實現的。經過純水設備處理過后的水電阻率一般能達到18.25兆歐。對于抗生素污染處理問題,純水設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評論